惊蛰日食疗正当时,补肝补阳补正气,老人小孩安心一整年!

文 / 三养堂韩老师
2019-03-05 23:52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日,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也就是说,钻在泥土里的虫子都开始活动了!

古代按照5天一候,三侯为一气,

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节气,今天就是惊蛰日。

一候桃始华,再过五天,桃花要开了!

二候仓庚鸣,再过十天,黄鹂鸟开始叫了,杏花也开了!

三侯鹰化鸠,再过十五天,布谷鸟出现了!蔷薇花开了!

惊蛰过后,春天的气息每天都能看到变化。

惊蛰日食疗正当时,补肝补阳补正气,老人小孩安心一整年!

1

雷神的故事

人们一直相信,在惊蛰的这一天,

会有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发生。

都是因为一位长相古怪、脾气暴躁的雷神。

雷神是周文王抱养的义子,名叫雷震子。

他尖嘴赤面、袒胸露腹,

背上长有两只巨大的翅膀。

惊蛰一到,他便开始巡视人间大地。

他呵斥贪睡的小虫,叫醒冬眠的猛兽,

偶尔,还会挥动铁锥敲打某些不孝的儿女。

2

惊蛰到,防虫扰

惊蛰过后,大地复苏,

蛰伏在地下的虫蛇类苏醒,

各种害虫纷纷冒了出来

也正是各种功能传染病发生的时候,

因此在古代,医家非常重视惊蛰熏虫

我们现代医学更清楚,

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更是高发的季节

所以惊蛰日,一定要补正气

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家中一定要常备板蓝根,

一定程度上预防感冒、腮腺炎、脑膜炎、

乙型脑炎、禽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

丹毒、咽喉肿痛、红眼病等传染性疾病。

要预防病毒侵袭,还要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和食物

薄荷、菊花、牛蒡子等都是很好的清热药物。

惊蛰日食疗正当时,补肝补阳补正气,老人小孩安心一整年!

3

春季养肝护肝补肝更有效

《黄帝内经》曰: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意思就是说,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

到开阔的地方走走,一年的精气神都会好。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

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春季常见的肝区疼痛、眼睛干涩、困倦、

头顶痛、咽干、口苦、打嗝、腹泻、手脚抽筋、

过敏等都与肝有关,是肝应春时的表现。

春天虽是肝病的高发时节,

同样是调理和治疗肝病的重要时节。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养肝的最佳时机。

首先要护肝,过度劳累的一定要吃些养肝护肝的食物

绿色蔬菜要作为晚餐的必备,

白菜、卷心菜和菠菜等叶菜对应人体肝胆,

能协助器官加速排出体内毒素。

对于肝气偏弱的人,

可常食具有补肾滋阴功效的女贞子粳米粥。

将女贞子10粒用水洗净装入纱布袋;粳米100 克洗净,

加水及女贞子药袋,煮熟即可。

肝火旺的人,春天阳气骤然上升,

引动体内热气,易出现长痤疮、

怕热出汗、经期延长等症状。

养肝最重要的是滋阴清肝火。

每天喝点菊花茶,

可改善因肝气生发太过而形成的春困、

头重脚轻、流鼻血等症状。

4

补阳气打基础,精神一整年

惊蛰过后,天气一般会变得非常晴朗,

人们会觉得很舒服。但天地之间阳气生发过快,

人体内的阳气就可能跟不上,

有人会感觉到后背凉、痛,四肢凉、麻、胀,

这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因此,有上述症状的人补充阳气是关键。

该如何补充阳气呢?

在饮食上,要多吃全麦面。

因为小麦的皮属寒性,

精白面是去皮后磨成的面粉,是热性的,可补气。

除此之外,还应吃一些偏阳性的东西,

如青椒、韭菜、蒜苗、葱头、豆芽等来养护阳气。

5

传统习俗要吃梨

北方有些地方传统习俗惊蛰要吃梨

流传很多传说故事

现代的眼光来看

是有一定的道理

是因为惊蛰前后北方天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

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而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下面简单介绍一个非常好的梨的食用方法:

先把梨从蒂下三分之一处切下当盖,挖去梨心,

掏空梨中间果肉、并切块;

再把川贝母细粉(3克左右配1个梨)及适量冰糖放入梨中,

再把梨放在蒸锅里,大火蒸45分钟左右,

取出后即可食用。

这种吃法不仅润肺,还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周围亲朋如果有嗓子不舒服的话,尽可以放心食用。

可以起到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

平时也可以把其当作甜点食用。

惊蛰日食疗正当时,补肝补阳补正气,老人小孩安心一整年!

6

总结

惊蛰日是一年地气上升的开始

对于养生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也是一年中打好基础的好时机。

祝天下所有人身体健康,开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