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文 / BTV养生堂
2019-02-13 11:03

过年期间少不了大吃大喝,经历了一个假期的“改善伙食”,您是否出现了以下症状呢?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很多人出现类似症状后都会认为自己是上火了,吃点清热去火药就可以,但是专家告诉我们,有些您以为的上火并不是普通的上火,而是伏火。现在正值冬春交替时节,伏火最易发病,如果用普通的清热解毒药来治疗,不仅没有用,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冬春交替,伏火高发

伏火是隐藏在体内的一种病机,往往因为冬天寒邪入体,在体内潜伏下来,时间长了瘀久化热。到了春天,身体阳气萌动,外在的热和体内的伏火相合导致生病。初春高发的一些呼吸道感染疾病、中风有些就和它有关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伏火和上火的区别

伏火的表现和上火有些类似,这是它隐藏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上火主要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中医热证里轻症的情况;而伏火具体的临床表现会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和发病部位的差异有所不同。另外伏火潜伏久,病程长;上火的症状比较急,病程短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伏火和上火的治疗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上火常用清热泻火药,而治疗伏火要将火气发散出来,体内有伏火就说明肺脾之气不足,再用治疗普通上火的清热泻火药反而会损伤肺脾之气,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果您出现了上火的症状,不要急着盲目用清火药,判断清楚是普通上火还是伏火再用药。

不同伏火,这样调理

同一伏火在体内不同部位,表现和证治也有所不同。冬春交替时节,脾胃伏火和肺之伏火最常见。

脾胃伏火

脾胃伏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当,肥、甘、厚味的饮食很容易招致伏火,从而诱发疾病。肉类、甜食、过辣过咸的食物吃多了就可能会引发伏火,需要提醒您的是,常见的枣夹核桃、桂圆、芒果、奶茶等零食都属于这类食物,不宜多吃。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针对脾胃伏火,专家推荐了一个食疗方——清脾膏,做法简单又有效。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食材:

山楂、带芯莲子、山药、金桔

做法:

1.将山楂煮熟、去籽,碾碎;

2.带芯莲子泡发、蒸熟,碾成泥;

3.山药蒸熟捣成泥,三种果泥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4.金桔切片或者切丁点缀在上面即可。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功效:健脾、清火、补肺

肺之伏火

饮食重口味、急躁爱发火容易招致肺部的伏火,如果再遭遇外邪,二者结合可能会导致肺中火热旺盛,诱发肺部疾病。

针对肺的伏火,专家推荐了一杯代茶饮——清解伏火调肺饮

节后脾胃不适,别急着吃去火药,医生教你2招食疗轻松调理!

做法:以上的药材为半天到一天的剂量,用开水冲泡即可,还可以加一点蜂蜜调味。

方解:

麦冬能够清泻肺之伏火,润燥缓解口干,治疗心气不足,补肺气安五脏,还能调和脾胃,让人的身体变得强壮,容颜变得美好,久服可以轻身明目;菊花清热解毒又不伤肠胃;桑叶清火气、润肺;玫瑰花理气解郁;陈皮调和脾胃,疏散肠胃瘀滞,几种药材结合,有助于清除潜伏在肺部的伏火。

初春时节想要预防肺部伏火、养生保健也可以喝这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