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对大豆的中医解读远超您想象,这3个食疗小方日常常用!
黄豆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皮种子又名黄大豆,味甘,性平;归脾、胃、肾、大肠经;又宽中导滞,健脾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
医书关于其具体的食疗功效有如下3个记载:
1.《名医别录》:“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
2.《本草纲目》:“治肾病,利水下气,治诸风热,活血,解诸毒。”
3.《食物本草会纂》:“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毒。”
综合上述医书记载以及相关医药方子的记载大豆的食疗方和方解可归纳如下3个方面:
1.用于单纯性消化不良。可用黄豆磨成豆浆,与粳米煮粥,适量食用。
2.用于脾虚诸证。如《食疗粥谱》用黄大豆30g、 籼米60g, 加水煮粥, 治脾虚气弱、体瘦乏力。近代多用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3.用于疮痈肿毒。如《随息居饮食谱》将黄豆浸泡,捣烂涂抹患处,治痈疮。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黄豆含有丰富蛋白质,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黄豆也含有丰富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碳水化合物较少;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黄豆还含有异黄酮等物质,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食用方法:宜煮、炖,或制成豆制品。
饮食禁忌:炒食不易消化,易引起腹胀,胃病患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