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身体营养大盗,把营养偷个精光

文 / 齐鲁壹点
2020-12-29 00:20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有类似这样的感叹:虽然自己已经增加了锻炼次数、补足了睡眠时间、搭配了丰富饮食,但是身体还是觉得虚弱啊、要缺的钙还是照样缺着……

其实,在我们的烹调方式、储存方式、生活习惯上,却有一些不起眼的营养小偷,有些小偷专偷营养素,如果再不注意一下,可能我们体内的营养素就要被他们偷光啦!

“国医大师健康”综合选取了一些最讨厌的小偷,把他们晒出来,大家注意啦!也通知身边的朋友看看!

专家支持:中国科学院教授科普作家 高峰

小偷头子:碱、盐和醋

偷走维生素B、钙质、叶绿素

1 腌肉加碱

很多人喜欢用小苏打、食碱甚至火碱来腌制肉类,肉类经过碱类变嫩后,肉类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基本会损失殆尽。

2 加盐过早

做菜时如果用盐过多或用盐过早,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导致营养素损失。而肉类菜肴,如果放盐过早的话,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不但很难消化,而且很难吃。人吃盐吃的多了,尿液里流失掉的钙质就会成倍增加……

3 蔬菜加醋

如果您喜欢在炒菜时加些醋,那么要注意不要在炒绿色蔬菜时加醋,因为绿色蔬菜中有大量的叶绿素和镁,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加醋,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镁就被偷走了。

镁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它在深绿色的蔬菜中含量极为丰富,是我们获取镁元素的主要来源,千万不要好心办了坏事哦!

应对办法

无论是炖肉还是烩菜,烹制到七八分熟时加盐,才能使肉质软熟,味道鲜香,加早了盐,会让肉质粗老,不但吃不到营养,口感也不好。

做汤时最好等起锅前再放盐,这样可以使汤中食材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溶解得比较充分,令汤更加鲜美。

平时腌制肉类的时候,可以用盐、胡椒粉、绍酒、蛋清和淀粉将肉片抓匀,然后用适当的油温滑熟,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持营养,并且口感也不错。

烹制绿叶蔬菜时,不要放太多醋,最好不放醋。

小偷二号:解冻

让昂贵的海产品变成废渣

有资料显示:冷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原来的食品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并不会因冷冻而失去养分;但若处理方式不当,就会把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营养素失掉。最常见的是解冻时的疏忽。

通常冷冻食品是以零下30℃~40℃的温度冻结,再以零下15℃~25℃的温度保存(家庭冰箱的冷冻库便是此种温度)。

常温解冻时所溶出的血水,其实就是宝贵的营养成分:若放置在20℃~30℃的常温下解冻时,鱼、肉组织细胞中所含的水分会一下子膨胀,把细胞膜撑破,这时细胞内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就会溶于水中流出。

以这种方法解冻,无异于把营养精华抽出,只吃食物的残渣一样。

应对办法

1.解冻温度要适当

食物解冻适宜在10℃~15℃下进行(最好在70%~90%的相对湿度下,气温由0℃上升至6℃)。可以在自然空气中或用自来水喷淋,也可放在10℃左右的流动水中,但切忌放入静水中浸泡或把食物放入热水中解冻。

因为热水解冻鱼、肉等,易致表皮蛋白质变性,鲜味成分浸出,影响食物的味道。

2.加盐

解冻时间越短越好解冻食物时加点食盐可加快溶解速度。

3.冷冻蔬菜不解冻

一般蔬菜类应清洗后冷冻,下锅前不需解冻,也不要再清洗。因为冻后的蔬菜在空气中放置过久,绿叶会变黄,维生素C也易遭破坏。

另外,还应注意浸在水中或用水冲洗也和室温解冻一样,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尤其是冷冻虾,通常都泡在水里解冻,如此会使营养损失很多。应该先放入塑胶袋内再泡入水中,这样营养才不至于溶于水中而流失。

小偷三号:洗菜顺序

先切后洗,等于吃草

不少人图方便,会先把菜切好再一起洗,但这样做,菜里所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会溶到水里,造成损失,本来是营养丰富的叶子菜,瞬间变身一堆草。

比如,很多人切完土豆丝、茄子丝后直接就浸泡在水中,这样做虽能避免变色,但大量的营养素也悄悄流失了。而且,蔬菜切好后再冲洗,表面的农药残留和泥土很容易进入断面。

应对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先仔细清洗蔬菜,并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切。另外,蒸饭前淘米,也不要反复搓洗,不然其中的B族维生素也会大量损失。

小偷四号:油烟

杀光维生素C

炒菜时,很多人喜欢把油烧冒烟了再炒菜,可是油脂中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在经过高温之后很容易氧化。另外,高温的油还会让蔬菜中的维生素C全部被破坏。

应对办法:

炒菜油温切忌过高,一般控制在69~92℃的范围内为宜。

小偷五号:微波炉

肉类的营养基本没了

微波炉很方便,这是因为微波能够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在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其热量也会迅速破坏脂肪,对抗氧剂和维生素C也有损坏。

从营养的角度,使用微波炉对蔬菜有一定影响,对肉类食物则极其不利。

应对办法:

尽量减少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情况。

小偷六号:香烟

偷走维生素C

香烟偷走维生素C原因解析:烟雾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会大量耗损维生素C。

据统计,每吸一支烟约消耗掉体内储存的25毫克维生素C,如果是被动吸烟者,维生素C的损耗量更大,甚至可能高达50毫克。

应对办法:

有抽烟习惯的人日常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果是长期处于烟雾中的被动吸烟者,则最好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C补充剂来自我保护,但不要用热水送服,因为维生素C遇热后易还原失效。

小偷七号:电脑

偷走维生素A

连续对着电脑工作3小时以上,视神经细胞就会缺乏营养,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因为它与视网膜感光直接相关。如果儿童看电视或看书时间过长,体内维生素A也会被大量消耗。

应对办法

服用复合维生素,既能补充失去的维生素A,又可提供在维生素A缺乏时可转换为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D等其他与视神经健康相关的维生素。

小偷八号:时间

偷走营养,带来疾病

1 蔬菜放得超过3天

大家都知道食物要吃新鲜的,但因为各种原因,进入我们肚子里的食物却并不总是那么新鲜。

有人因为怕麻烦,一次性买很多菜,吃很久才能吃完;有人为了图便宜,买的是卖家放了很久的食物。这两种情况都会使食物营养被时间偷走。以蔬菜为例,如果存放不吃,维生素会慢慢损耗,放得越久,营养价值越低。

2 煲汤超过3小时

有些人总怕汤熬的时间太短不入味儿。其实,如果是煲肉汤,时间以30~60分钟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

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

应对办法:保鲜袋

1、买新鲜的食物,即买、即做、即吃。

2、如果实在需要储存食物,先将其洗净,用保鲜袋装好,再放入4℃以下的冰箱冷藏。

3、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

把这几个小偷晒出来,给朋友们提个醒!别让花了大价钱的东西吃下去却成为食物残渣哦~~赶紧群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