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案例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12例营养支持与护理

文 / 康复快
2019-06-04 17:2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手术时间长、切除范围广、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一50%。胰瘘一直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瘘患者常需要进一步临床干预,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胰瘘的早期发现、良好的护理及合理营养是防止其产生严重后果的关键。2008年7月~2009年l2月,我们共收治l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良好的护理,同时配合合理的肠内、外营养支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壶腹部癌2例,胰头癌6例,十二指肠癌4例。术前均经B超、cT和(或)MRI检查,术后由病理证实。胰瘘判断标准:术后3d腹腔引流液中淀粉酶浓度超过正常血清淀粉酶浓度的3倍,24h引流量大于50m1,持续7d以上;放射学造影证实存在胰瘘。l2例患者均证实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患者。

本组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给予插胃管、留置导尿管,术后留置腹腔各种引流管、肠内营养管,并将各引流管接无菌引流袋固定好,其中双腔引流管起到持续低压灌洗及负压吸引作用。所有患者术后接受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控、营养支持、切口观察及引流管护理等。12例术后发生胰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营养障碍,术后发生胰瘘的时间4—7d。

二、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胰液引流量明显减少,2个月后胰瘘痊愈,无死亡病例。

三、营养支持

3.1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与时机

初始阶段可以行全胃肠外营养(TPN)配合生长抑素,这对于抑制胰液分泌,促进胰瘘愈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全胃肠外营养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能抑制胰腺外分泌,生长抑素加肠外营养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待病情稳定、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选用肠内营养(EN)治疗,直至经口进食为止。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发生,并已成为外科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肠内营养可与胃肠减压同时进行,对胰腺疾病尤为适。

3.2营养支持方法与制剂

全胃肠外营养:TPN使用糖、氨基酸制剂和脂肪乳剂,包括中长链脂肪乳或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橄榄油或鱼油脂肪乳等。上述基本营养物质和各类微量元素、电解质制剂等按比例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TNA),混合在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3L袋里一同输入。这不但解决了各种成分单独使用时高渗和刺激的问题,而且输注的营养全面,有利于机体吸收。营养液配制过程在无菌的层流室中进行,我们采用全自动配液仪进行3L袋的配制,不但操作便利,而且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此外,TPN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将TPN与EN同时使用,可达到互补作用。

肠内营养:EN可选择整蛋白配方或以氨基酸、短肽链水解蛋白为氨源的制剂。必要时可添加益生菌制剂等以改变肠道菌群,减少病原菌的增长和细菌易位。瓶装制剂开瓶后24h内输完,以防变质。配合特殊瓶盖,经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即可完成营养输注,便利快捷。EN的优点:①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肠道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功能,防止细菌移位。②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内,使代谢更符合人体生理特征,有利于肝脏合成蛋白质和调节代谢。③可刺激分泌消化液和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④能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尤其是应用免疫增强型的EN制剂。⑤监测相对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

四、护理

4.1肠外营养相关护理

深静脉导管护理在护理中,应特别向患者讲明禁食及TPN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无菌操作下更换穿刺局部敷料,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范围大于10em×10cm、导管外置部分、固定盘及两翼,覆盖9emX9cm无菌透明敷贴,保持无菌敷料完整不卷边和脱落,记录穿刺及更换日期、时间。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在无菌操作下拔除导管,做细菌培养。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输注结束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

PN输注速度:持续24h匀速输入,使用输液泵控制。当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的输入速度超过人体代谢能力时,就会出现高血糖、高血脂、高热、心率加快或渗透性利尿,故葡萄糖的输入速度应小于5mg/(kg·min),非糖溶液一般不直接在高营养液后输入以防低血糖发生。

4.2肠内营养相关护理

鼻肠管和空肠造瘘管护理:妥善固定管道,防止牵拉、脱位,在治疗胰瘘的过程中,如管子脱出空肠,输入营养液可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加重胰瘘,故要固定好鼻肠管。保持鼻肠管通畅,由于肠内营养成分高、黏稠,易造成物质沉积而堵塞管腔。在输注过程中,需每4h用生理盐水20~40ml冲管1次以保持畅通,每次输注前后以生理盐水20m1冲鼻肠管后封管,防止营养剂残液堵塞管腔。保持营养管体外部分的清洁和鼻翼、鼻孔、耳垂处的妥善固定,每日测量营养管体外部分的长度,观察营养管有无脱出。输液加温器行营养管局部加温至15℃左右,避免营养液过凉刺激肠道。输注管的输出端直接插入空肠造瘘管处,营养剂泵入完毕后,使用一次性推杆式灌注器抽取温开水后直接封管,将造瘘管外口反折,无菌纱布包扎即可。

EN投给方式:一般通过输液泵连续12~24h输注,开始喂养时采用小剂量、低浓度,以后逐渐增加。将输注管与鼻肠管相连,缓缓注入胃内,输液泵由微电脑控制,可精确计算输注量,并设计有气泡和走空报警器,使营养液输入更准确、安全。

口腔护理:在鼻肠管输注营养液时,由于营养液不从口腔进食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或用清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发生口腔炎或感染。以防细菌滋生。在连接营养管和输注管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营养液。同时,胰十二脂肠切除术患者,一般术前插胃管,手术时间长,术前体质较差,术后无力将痰液咳出,痰液会滞留于口腔,加之不能进食,易继发口腔炎或口腔溃疡,必须给予患者口腔护理2次,d,同时配制合适的漱口液,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协助其漱El⋯。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营养制剂应用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减慢滴速,鼓励患者度过适应期是较好的手段。正确记录24h出入量,监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变化情况。还应该加强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护理,持续负压吸引溢出的液体,为周围皮肤涂锌氧油,防止皮肤糜烂、疼痛。

4.3营养及代谢观察

定时测定血糖、腹腔淀粉酶,掌握其意义,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情况,为调节胰岛素的用量提供依据。同时加强临床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尿量突然增多(>1000ml/h),神志改变,应疑有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若脉搏加速、面色苍白及四肢湿冷,应疑有低血糖性休克,立即与医生联系,抽血糖送检,协助医生处理。严格体温监测,体温是置管后TPN期间监测感染发生的重要指征。一旦出现难以解释的体温骤然升高、寒战、反应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休克,应考虑导管性感染或脓毒症,肠源性感染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定期行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检查,以便了解与TPN相关代谢情况,适时调整TPN总量、糖与脂肪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比例及决定是否更换氨基酸等。

4.4出院指导

部分患者需要带腹腔胰液外引流管出院,故出院指导显得十分重要。指导患者掌握休息、活动、睡眠时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方法,更换引流管的操作要求,以及引流管不慎滑脱时的紧急处理。教会患者胰酶补充方法,指导分辨消化吸收不良时大便的性状特点,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大便情况,调整自己的饮食种类和饮食量。指导饮食方法,教会患者预防和应对术后倾倒综合征;监测血糖,尤其是术后伴有胰源性糖尿病患者,做好糖尿病知识的宣教。详细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内容,出现腹痛、发热、引流液混浊、引流管滑脱等情况时须及时复诊。

五、小结

12例胰瘘患者通过基础治疗、营养支持的应用及良好的护理,1个月后胰液引流量明显减少,2个月后胰瘘自行愈合,充分说明了肠内外营养的合理应用可促进病情恢复,减少胰瘘可能会带来的更严重的并发症,从而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做好相应的护理,对保证营养支持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