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吃什么,和今天相比有何区别?
谷物作为人类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食用方式也在不停地发展变迁。考古资料显示自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的主食为“粒食”,也就是在整个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黍、稷是人们最主要的主食,但是先秦时期主食的加工工具以柞臼居主要地位,用来去除谷物的外壳,未能够磨碎谷物,更不用说是制作成粉末。而现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麦类,关于麦类,考古发掘从河南洛阳市洛河南的关林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碳化小麦,证明至迟在夏代中国已经有小麦了。
商代,甲骨文中有“月一正,曰食麦”的记载。这无疑说明商代已经有小麦的种植了。不过,只是在新年时才可吃到,可见种植并不广泛,而且主要是现新疆地区进行种植,中原地区并不普遍,且只以麦粒形式食用,未曾磨碎为粉食用。
先秦以后便出现了“粉食”,秦国的《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道“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音欢)之炙,隽(音卷)触之翠,述荡之挈(音万),旄(音矛)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翻译过来就是“肉类里最美味的是:猩猩的唇,獾獾的脚掌,燃鸟的尾巴肉,述荡这种野兽的手腕肉,弯曲的旄牛尾巴肉和大象鼻子。流沙的西面,丹山的南面,有凤凰的蛋,沃民所食。”这说明秦时期已经有面食的加工制作和食用。
“粉食”在不同朝代有了不同的发展和丰富。汉朝时期,出现了不同的面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烹饪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餐桌上出现了像乳酪、胡饼一类面粉制作而成的食物。到了唐朝,国家经济发达,对外交流得到加强,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这说明唐代的胡食品种很多,面食有餢飳、毕罗、胡饼等。所以到唐朝时“粉食”已经很大程度地占据了中国北方居民的主食,即中国饮食文化中加入了“粉食”,也就是说原来的主食由黍、粟转变成为麦,麦代替了黍、粟成为中国北方的主食,因为小麦更适合作为磨成粉的一种农作物,且产量较高,营养丰富。到了宋元金辽时期,出现了中秋必不可少的点心月饼。
明清时期的正月十五为宫廷中的元宵节,已经拥有将糯米磨碎制作成精美的元宵的制作技术。现代,面食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像馒头、包子、饼等等。但其所占比重因中国地域分异而有所不同,这就要说到中国主食的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