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信笺:营养套路深,铁杵磨成针

文 / 极养科教
2019-03-31 11:36

导 Lead 语

和月亮周期一样,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媒体总会让营养学大火一把。前段时间的糖脂之争,和最近进入我们视野的鸡蛋应该吃多少,在反反复复的讨论中,似乎变成了世界未解之谜。

面对变幻莫测的信息,我们该如何应对?

Vol. 0018

拆掉营养学的

「套路」

NUTRITION TRICKS

前段时间的糖脂之争,和最近进入我们视野的鸡蛋应该吃多少,在反反复复的讨论中,似乎变成了世界未解之谜。

我的母亲没有学过科学,这些年看了那么多营养知识的潮起潮落,总结出了她的“营养哲学”:

什么都可以吃一些

什么都不能吃太多

大惊小怪的干嘛呢?

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画家,平时一直非常淡定从容,似乎外界的一切纷争,都无法将她套路。作为奋斗在营养科学前线的儿子,我对她的总结佩服得不行。

要知道,营养学里的套路常常“深不可测”,今天我们挑几个来聊一聊。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听上去特别美好”的养生办法。比如吃XXX可以治愈癌症、清理血管、降低三高。

听到这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想,这也太美好了吧!怎么可能?哈哈,这直觉很可能是对的。如果跳出问题本身,我们会发现:如果信了,很可能是懒惰在作祟——只求结果,不问耕耘。可是天下不劳而获的事情哪有那么多呢,脚踏实地好好吃饭才是最稳扎稳打的健康投资。

我们总听到一些营养研究自相矛盾、互相打脸,于是觉得它像是伪科学般的存在。

要知道这才是科学研究最正常的现象。好比不同的护肤品用在不同人脸上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一样,营养学研究由于基于不同的人群(如中国人和美国人)或者研究模型(如老鼠、某些细胞),有着不同的实验设计(如吃某种食物的量和持续时间都不同),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会不太一样。所以这样一来,我们每次听到不一样的研究结果,大可不必惊讶。

再比如我们听到某研究显示一天吃五顿比吃三顿好,于是心想是不是自己吃得不对呢?

如果真的对一些研究结果耿耿于怀,甚至影响到了心情,那不如告诉自己:彼之蜜糖,吾之砒霜;适合别人的,也许不一定适合我毕竟每个人的基因和生活的环境都不太一样,让外物过多地左右自己,最终影响的是心情的愉悦。这么一想,不如想方设法和自己和解呢。

击破这些套路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而事实上它们真的也就不过如此。

2

拆掉自己的

「套路」

MY TRAPS

我们习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套路不仅来自外在环境

有时候我们也在“套路自己”

前段时间我受邀参加一节艺术和食品的课程,课上要从营养学者的角度解读一些现代艺术。可是不巧,在我答应之后的不久,一位好友的博士论文答辩和该课程的时间发生了冲突。

几乎是一周的时间,我无法开口和好友说我可能无法参加他论文答辩的事情,内心十分挣扎。这些挣扎占据了我很多精力,我担心他会不开心,也因为自己即将错过他人生如此重要的时刻而耿耿于怀。

终于有一天,一个声音告诉我:

去面对它吧。是否有别的可能性呢?

喔?

于是我鼓起勇气和好友说了这件事情。他和我说,不就是一个答辩吗,你有事就去呀,我怎么会怪你。哈,原来他不会不开心。

放下了这块石头后,我突然想到能否找一位合适的朋友代替我去参加课程呢?结果大家可能都猜到了——我找到了一位善于水彩创作的营养科学家代替我去参加课程。简直完美!

最后,我参加了朋友的论文答辩,代替我参加课程的朋友也非常享受这个分享的机会,大家都很开心。

我原来的担心,都成真了吗?还是我“套路”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常常自我设限,用一些假设来做决定。比如上面这段经历中的我“假设”朋友会因此不开心。更好玩的是,我竟然因为这个假设闷闷不乐了一个星期。不禁嘲笑自己的白痴。

这些事情转变看起来好像很简单,而事实上有些事情真的就是那么简单。

那对于这些套路,我们能做什么呢?它挡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过它、拆了它。两者都不行,就认怂,绕过它。不被套路才是放飞人生的奥义!

把这些套路搞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路可以走,有时竟然还可以选择freestyle!

3 感谢大家 THANKS

最近我们发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