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吃什么?鲜嫩绿芽给你解解馋,这几种蔬菜错过还得等一年
点击关注@秋食工作室,不定期分享美食,让你嘴里有味儿,心里有谱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帝都上周终于下了两场像样的大雪,空气也不再干燥,本以为还要冷上一阵子,谁知气温已经悄然来到0度以上,眼看着是春天要来的样子。一查日历,果然“雨水”节气到了。
作为一年中第二个节气,它可真是个“小透明”。因为每年雨水都在2月19日~20日之间,前有情人节这个外来明星,后有元宵节这种老牌大碗,雨水到底是干嘛的,恐怕没几个朋友关注了。其实,雨水和谷雨、大雪、小雪一样,都是表示降水时间的节气,对于农民伯伯来说可十分重要。毕竟“春雨贵如油”,新年的第一场雨何时下,关系到所有农产品一年的“长势”呢。
同理,对于吃货们(美食家)来说,雨水的地位也是远远大于元宵节的。元宵节不过吃个汤圆(元宵),“雨水”可是能带来新春第一缕嫩芽的美味,尝到第一口春鲜是多少老饕每年的期盼呀。有些食材特别是绿叶菜,只有在“当春乃发生”的那一刻摘下品尝,无需过多烹饪步骤,就已经是最鲜美的味道了。到底哪些食材在雨水后值得期盼一下呢?我这就给大家解解馋,哦不,解解惑吧。
首先要说的是:芥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它在野菜美味排行榜里可是数一数二的,无论大江南北,你总能在雨水节气之后,听到芥菜的名字。小时候外婆家在城外,下过一场春雨后山坡上布满了刚发芽的野菜,外婆就会挎个菜篮子带着我和表哥去挖芥菜。可别小看这门技术,首先你得从绿油油的一片野菜中准确的找到芥菜(我是植物盲),其次你得灵活,用一把小土铲往土里一插一挑,手一提一拍,一小撮鲜嫩的芥菜就已经飞到菜篮里了。每次看外婆这一气呵成的动作,我都深深地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荠菜的吃法极多,清炒、做馅儿、煮汤、炒年糕都是美妙的回忆。若是刚长出来水灵灵的嫩芽,掐一下就冒水,大火快速翻炒几下加点儿盐就是一盘下饭菜。老人喜欢吃它大多是忆苦思甜的习惯,成年人喜欢吃则是因为贪图鲜嫩的味道和身体的健康。我嘛,嫌清炒的味道略有苦涩,跟偏爱荠菜馅儿的饺子或者荠菜炒年糕,仿佛它能给原本一般的肉馅和面食瞬间提鲜,吃完以后满口春味。
再有一个,便是春笋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身为江南地区的后代,哪个春天没吃到笋子,就好像没过春天一样。不光是我,自古至今的吃货们都以能吃到春天的一口笋为荣,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而春笋的生长又得看“雨水”给不给力了。雨水来的早且充沛的年份,春笋就长得格外快,笋体肥厚,味道鲜美。这东西需得是“勤劳”的人才能吃着,因为下雨之后马上就要挖出,晚了半天笋已长了大半人高,根本吃不得了。
之前《向往的生活》里李诞被吐槽的那一集,也向大家展示挖了笋的过程,黄小厨把一颗颗歪七扭八的笋子变成腌笃鲜、油焖笋、炒笋片的时候,我是真的流口水了。作为江南地区餐桌上的常客,春笋的做法千变万化,只要能够保持其鲜味,大家都能接受。我家姑姑的拿手好菜是油焖笋,酱香扑鼻,鲜咸下饭,完美的遮住了笋子的涩味,是我离家以后最怀念的一道菜。若是你刚好在春雨时节到了江南,千万要尝尝春笋,帮你重新定义“鲜”的含义。
还想说的,是韭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老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春是立了,但未必温度就能跟上,乍暖还寒之时,若是衣服减得快了,口舌开始贪凉了,感冒发烧不说,还会伤及脾胃。此时韭菜就派上用场了,一是雨水后的第一茬新芽,鲜嫩多汁,口感绝佳;二是韭菜属阳性,适合温补脾胃,帮人度过春寒。
春韭是一年中韭菜最好吃的品种,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鲜美。我家吃春韭的方法很简单,爸爸下班买回一把嫩韭菜,切长条搭配炒几个鸡蛋,或者配点儿小银鱼,或者来点儿豆干,就能让我吃2碗大米饭。若是周末妈妈便会包韭菜馅儿饺子,春韭是最难包饺子的,出水太快,很容易饺子馅儿就稀了。不过我妈有自己的小妙招,肉馅和韭菜先分开,分批次混合搅拌,再用熟油封层。煮熟以后,不破不漏,韭叶的汁全部裹在饺子皮中,咬一口满嘴鲜汤,可以说是“鲜汁鲜尝”啦。
写着写着,感觉又饿了,想象中那些鲜嫩的春芽,变成一道道精致可口的菜肴,好像倒春寒都不怎么冷了呢!若是你有心,不如就盼着赶紧下雨,好来试试这“雨水”后的春天盛宴。
如果觉得我写的得还不错,可以点一波关注@秋食工作室
以及,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和分享本文,有任何厨艺和味道的探讨也欢迎留言哈~
#青云计划# #我要上头条# #正月十五闹元宵#
@头条美食 @头条美食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