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文 / 茂林诗书画
2019-02-09 09:20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李茂林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人们普遍爱吃水果,唯物主义者会说远古的猿猴就是以水果为主食的;唯心主义者则要说人类的原罪就是从贪吃水果而获得的。女人似乎对水果更情有独钟,她们认为水果养颜、瘦身、使皮肤美白。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喜欢吃槟榔,王昭君喜欢吃葡萄,貂蝉喜欢吃梨子。扬贵妃最喜欢吃荔枝,这是尽人皆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吃到鲜荔枝,从广州到长安不知要累坏多少马匹。帝王中,战国时的梁王爱吃水果出了名,派使者到吴国去寻求。吴人给了他桔子,他吃了,不满足;吴人又给了他柑子,他吃后馋虫更加不可抑制;又派使者到吴国暗地里察访,见吴国的枸橼,果实有瓜那么大,大为惊奇,向农人要,农人不给,梁王就命令使者带上礼物去请求。使者把枸橼带回来,进献给梁王,梁王吃了,酸得连舌头都伸不直,牙齿也不能咀嚼,还怀疑吴国人给他使坏。慈禧太后不仅喜欢吃水果,还嗜好摆果闻香,在颐和园乐寿堂有一对青花大瓷盘,是她用来装水果用的。请看她每年摆设水果的账单: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柿子2275个、文官果2400个、石榴310个、甜桃4344.5筐、酸桃302.5筐、樱桃429筐、李子920筐、杏694筐、沙果491筐、槟子770筐、葡萄16385斤、鲜山楂16663斤,核桃、栗子、红枣、黑枣、白果、榛子、晒山梨等共计2356石7斗7升5合7勺。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杨贵妃爱吃荔枝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王昭君爱吃葡萄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貂蝉爱吃梨子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西施爱吃槟榔

有吃水果的,就要有经营买卖水果的。宋代官府贵家专门设置了四司六局,掌管筵席排设。六局为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后来果子局就成为水果商所特有的商号了。清朝出售干鲜果品的专卖店称果子局最为普遍。一般来讲,称果子局的铺面大,称果子铺的铺面小,果子摊则是小本经营,不一定有固定阔大的门面了。果子市呢?则是集贸经营的场所,有众多商家进行批发采购。明朝时,有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之说,果子市在鼓楼西斜街,主要经营北方干鲜果品,如桃、杏、梨、枣、花生、瓜子、核桃、栗子等,俗称北市。清朝时,内城不许汉人住,非本地客商集中在前门外的果子市一带,俗称南市,它不仅经营北方干鲜果品,更以营运南方鲜果,如甘蔗、桔、柚、香蕉、菠萝、鲜龙眼等出名。以其地处繁华市区,生意兴隆,为京城最大果子市。有记载说,两市都经营瓜类,而南市尤盛。每到瓜季,果子市内,人山人海,昼夜买卖,送西瓜的大车,从果子巷南口一直延续到永定门。整个果子市都是西瓜堆。在果子市营业的果行,都持有政府发给的“官帖”(即执照)。“官帖”分门别类,其内规定经营某种果品,如桃杏帖、栗子帖、西瓜帖等。贩运果子的商人把果子运到果行,果行经手定价过秤,再转卖给市内的经销果子的商店(俗称果子局)和个人商贩。果行从中抽取佣金。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慈禧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慈禧在乐寿堂放置的左右两个大果盘

每天天刚麻麻亮,果子市就开始营业忙碌起来,远近郊区上货的车载肩挑,尤以海淀房山最为多,杏、柿、枣、梨、桃、葡萄、黑枣、山里红、核桃、樱桃、苹果、栗子、海棠等鲜艳欲滴,异彩纷呈。仅海淀一处,解放前夕每年就要上市鲜果34.6万公斤,干果37.6万公斤。杏有大小八达杏、串铃杏、山黄杏,枣有马牙白、坠子白,柿子有盖柿、杆头柿,梨有京白梨、秋白梨。房山上市水果则更为可观,解放前夕每年上市鲜果达1054.5万公斤,干果40.65万公斤。到十点钟左右果子市交易到达高潮,各个摊位都用头号筐萝,分装各种果品,陈列在街的两侧。各类果品基本不零售,果子起码要五斤以上,柿子起码要百斤。买果子的人,看好果子,问好价,到柜房先交钱,柜房给你一张“写帖儿”,上写某种果,数量和收款数目,凭这纸条,到果摊上,交给手不离称杆的卖货人后方到得到果子。另外在果子市买货,按规定,是不准下手挑拣的,这也是批发行的规矩。当时,京城全市及城外关厢,所有鲜果局、铺、摊商,沿街叫卖的“挑挑的”,都分别汇集在“南”、“北”两市趸货。

果品分类,京城分干、鲜、蜜饯三类,北京的蜜饯果脯是驰名中外的名食,至今享有盛誉。有专门以卖蜜饯出名的果子局。据说从前上海有位大古董商到北京观光觅宝,回到上海时说,北京有三样是上海比不了的.一是故宫的珍藏;二是饭馆茶庄绸缎店中伙计的那份殷勤;三是果子局的排场和款式。蜜饯在果子局里都放在三尺见方的白地青花大海碗里,盖子上半爿是榆木擦漆,另半爿是透明玻璃,一排排的煞是壮观.您要走亲访友买些蜜饯,果子局有免费奉送的绿釉砂罐,蛮拿得出手的.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北京蜜饯

要说蜜饯果脯北京的信远斋就很出名,信远斋开业于清咸丰年间,位于宣武门外东琉璃厂西口路南。信远斋的蜜饯、果脯用料也十分考究,品种有密饯红果、蜜饯海棠、蜜饯榅桲、蜜饯杏干等,常年供应的品种还有各种果脯、酸梅糕、酸梅卤、秋梨膏等,各种食品加在一起,有六、七十种,而且.制作都十分精雅。不过他更出名的是自制的“桂花酸梅汤”。据传,在清乾隆年间,有刘姓小商贩在前门外大栅栏摆摊,因他有个亲友在宫中为太监,传出宫廷饮料配方,小商贩照其方制成桂花酸梅汤出售,很受欢迎,被称为“清宫一宝”,“御制乌海汤”。后来,他在东琉璃厂有了二间门睑的铺面房,正式开始前店后厂的经营活动,店铺取名为信远斋。主要经营项目有酸梅汤.密饯、果脯、糖粘等。其酸梅场,入口时让人感到酸、甜、香、凉,沁人心脾,干净卫生。信远斋的酸梅汤一般存放在大肚青花瓷坛内,瓷坛周围有天然冰镇着,瓷坛和天然冰装在木箱之中,木箱内钉一层白铁皮,外涂有大漆。在晚清和民国初年,凡到琉璃厂的文人墨客,都曾品尝过信远斋的酸梅汤。1919年信远斋的酸梅场曾荣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后来两次恢复,两次歇业,目前成立的信远斋食品厂已经落址东城了。

解放后,前门外的果子市取消,北京市成立了果品公司。现在,市区果品交易主要集中在海淀区大钟寺、朝阳区鑫东郊和丰台区新发地等果品批发市场。其中新发地是北京市民最有名的“大果盘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88年5月,市场占地面积1370亩,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有管理人员1000多名。是一处以蔬菜、果品批发为龙头的国家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日均车流量1.28万多辆(次)、客流量4万多人(次)。高峰期日吞吐蔬菜近900万公斤、果品近1000万公斤。蔬菜、果品供应量已占全市总需求量的近70%。北京现在的果品市场已经不限于“南北果品,两洋海味,闽广洋糖,四时鲜果”了,而是全世界各地的奇珍异果。大栅栏地区卖水果的店铺摊点依然栉次鳞比的,他们的水果等可能就是那里上的货吧。

从古代美女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谈起

美女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