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过旺导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一招帮你泻心火!
中医认为,人体的循环体系中,可以分为三大体系:脏腑体系、经络体系、气血体系,这三个体系相互支撑、彼此关联,生命才能正常的运转。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身体里边的脏腑、气血、经络体系,可以比作是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体系,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主要跟大家探讨学习脏腑体系。
中医里的藏象学,就是以研究脏腑体系为主,研究脏腑体系、研究藏象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为了学会一个辨证方法,这个方法就叫做脏腑辨证,通过病人的症状,找到相应的脏腑,找到相应的脏腑也就基本上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除了脏腑辨证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辩证方法,如:五行辨证、阴阳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等,不管是用哪一种辨证方法,其目的都是通过辨证分析,从而得出一套更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案。
其中,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的核心部分,因此,在这些辨证方法中,藏象学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脏中的皇帝,心脏
在中医里,心脏被称为「君主之官」,对于五脏来说,心脏相对于一个国家里的皇帝,具有主阳气、在志为喜、恶热等特点。
1
心主阳气
古代医家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太阳,人活着其实就是靠着一口阳气,当没有了这口阳气,生命就不复存在了,就好比一个国家没有了皇帝,这个国家将出现重大危机,甚至是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心脏的重要性。
心脏作为皇帝,应当把阳气供应好,保持心阳充足才能温煦和运化气血,气血通畅、运化顺利,才能温煦四肢百骸,精神才能振奋。
当心脏的阳气衰弱了,也就相当于皇帝的统治能力降低了,就会导致血脉凝滞、局部气血运化不通,血液里甚至会有血栓等,从而引起神识萎顿、四肢不温。
此外,心阳不足还会影响到水谷运化,影响到消化系统;人精力不足,全身的循环新陈代谢系统也变慢了,食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心率、消化系统、肠道的蠕动等,都会变慢,还可能会出现水液代谢失常,如尿频、出虚汗等等。
2
心在志为喜
心脏是管喜悦这种情绪的,《灵枢.举痛论》里说:「喜则气和志达」,喜怒忧悲恐,这种五种情志都通达了,荣卫通利,就对整个身体都好。
以前在古代专门有一种刑法,就是让人活活笑死的,这就说明了,笑也是会出人命的,因此,不管是喜还是怒,都要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喜悦太过也会导致心脏出问题。
其中《范进中举》就是很典型的案列,主人公好不容易中举了,结果高兴过头疯了,这种疯叫心神受损,导致神志涣散、不能集中精力,失去了作为正常人的判断和行为能力了,这就是喜悦太过导致的一个弊端。
3
心脏恶热(怕热)
有朋友可能会问:「心脏主阳气,怎么还怕热呢?热通常不都是属阳吗」?
其实,心脏本身是属阳的,它主阳气,且心脏在五行之中属火,因此是身体里边属于阳气最旺的一个器官。正常情况来说,心阳是不用补的,除非是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了心阳不足,不然通常都是不用特意去补心阳的。
心脏本身就是阳脏,如果长时间放在一个过热的环境下,自然是很难受的。正如《黄帝内经•素问》里说:「心病者……禁温食热衣」,意思就是心脏有问题的人(心阳不足除外),应当禁止吃一些温性的食物,这也正反映出了心脏恶热的特性。
有的人总感觉自己血脉凝滞,容易这里冷,那里冰,还有点神识萎顿,精力不足,老犯困想睡觉,消化系统运化也不好,于是想补一补阳气,提升一下心阳。
其实出现这些情况,只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就达到了增加全身的阳气目的。
人乃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阴阳之气交融的产物,而阴阳是互根互用,又是相互制约的。
生活中很多人阳气不足了,都只是单纯地提升阳气,而不注意养阴,少了阴去制约、克制阳气,阳气就不受控制了,通常就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因此,如果自己贸然地去补心阳,就很容易导致心火大、心火亢盛。
心火大,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症状就是心烦,总感觉心里有团火,想发脾气,又发泄不出来,发火其实是泻火的一种方法。
有的人内心特别强大,心理素质特别好,心烦了也不乱冲别人发火,长时间憋在心里边,这就容易造成晚上心绪不宁、精神亢奋导致失眠,这种失眠也是由心火大所致。
心火大的人还时常感到口渴,同时还容易口舌生疮,舌质也很红,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心脏的问题了。
心火旺盛导致问题,解决方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能泻心火的穴位,后溪穴。
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穴位,小肠经和心经互为表里,因此能起到泻心火的作用。当有人因为心阳过盛,心阳上亢而出现失眠、心情烦躁、口舌生疮的时候,就可以用一用后溪穴来清一清心火。
取穴方法:攥拳的时候在小拇指这一侧就会有一个突起,在突起的尖尖的地方就是后溪穴。
把中指轻轻的按在尖的地方,然后把手放松,中指指尖朝向小指的方向,不用揉,也不用有任何动作,就静静的用同一个力度放在保持30-60分钟这就可以了。
操作要点:
轻,点按在穴位的力度越轻越好,轻轻接触皮肤即可。
静,就是静止,穴位本身地方不大,点按在上边就别动了。
向,其实决定了您用这个穴位是补还是泻,这个方法就叫迎随补泻,讲究顺经为补、逆经为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