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有5类,解决对策各不同,吃药不是首选方法

文 / 关你健康
2019-07-12 18:10

想TA,想得睡不着觉;不想再想TA,还是睡不着;感觉困时,睡不着;睡了挺长时间,还是犯困。睡眠障碍,形形色色,30%到50%的人,遭受过短期失眠的困扰。在欧美国家,慢性失眠症的患病率达5%到19%,咱们这儿的调查数据是,普通成年人的失眠症患病率为9.2%。您会说,怕啥,睡不着就吃药呗。问题是,睡不好就吃药,能不能解决问题?会不会有副作用呢?咱们来看细节。

失眠,看上去挺日常,10个人里有1个睡不好。但是,失眠症并无确切定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对睡眠时间以及质量存在不满足的主观体验,并影响到白天的社会功能。通常认为,失眠既是症状,又是疾病,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细分。

失眠,按表现形式可分为5类,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早醒、醒后无休息感、混合性失眠;按照病程,可为分急性及慢性2类,病程少于3个月的,属于急性,或者叫短期失眠症;超过3个月的,属于慢性失眠症;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相关性、共病性等3类,原发性失眠又细分为特发性、心理生理性、矛盾性、无休息感性失眠;相关性是指由神经精神疾病、内科疾病、物质成瘾、环境及不良卫生习惯等所致的失眠;共病性是指合并睡眠相关性呼吸障碍、运动障碍、异态睡眠等类型。

失眠,会带来工作效率的下降、事故发生率增加,以及抑郁、焦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肿瘤等发病风险及相关死亡率的增加。因此,失眠是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需要强调,药物并不是失眠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慢性失眠症,治疗指南推荐的首选策略是认知行为治疗,简称CBTI疗法。

对于短期失眠症,首要的措施是预防和纠正不良睡眠行为和观念,同时处理诱发因素,只在必要时才选用药物作为辅助手段,而且,实践观察证明,药物只对部分短期失眠症有效,仍有相当比例的人会进展为慢性失眠症。对于慢性失眠症,CBTI仍然是首选方案,即使选用药物,也需要考虑睡眠行为。因此,睡不好就找药,是不恰当的选择。

治疗失眠的药物机制,主要是增加γ-氨基丁酸GABA和褪黑素能活性,以及降低组胺能活性。此外,阻断去甲肾上腺能α1受体、激动α2受体,或者阻断5羟色胺2C受体,也能产生催眠效果。目前获准使用的主要是GABA受体激动剂,包括苯二氮、非苯二氮类;以及选择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类,曾是最常用的安眠药,但易耐受和被滥用,就是,越吃越不管用;而且可致遗忘、老年人跌倒、次日残留效应等,因此,在某些国家的指南中,苯二氮类已经被降为二线药物。但是,在咱们这儿,特别是基层,在缺少睡眠障碍专业门诊的地方,苯二氮类是业务素养差的大夫们随手开出的最多的药物。这类药里,半衰期较长的品种,会显著增加次日工作效率下降及事故的增加,但是,半衰期短的,则对早醒型的失眠者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容易产生依赖和遗忘。非苯二氮类药,副作用较少,但是容易产生耐受和依赖,也会引起跌倒、认知损害、白天功能损害、睡行症状、交通事故增加,以及疗效逐时下降。因此,睡不好,想服用安眠药,您需要先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对于失眠,由于成因复杂,治疗困难,治愈标准模糊,因此,需要坚持这样的原则,服药尽量迟、剂量尽量小、频率尽量低、持续时间越短越好。通俗地讲就是,能不吃,就不吃;必须吃时,就少吃。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