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失眠,这道400年古方被多少人误会了?今天教您如何正确使用

文 / 黎老师说健康
2018-10-20 16:16

失眠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偶尔失眠,没有大碍。经常失眠,则会严重影响健康。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治疗失眠的方法层出不穷。

翻开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宝库,会发现有一则治疗失眠的著名方剂

失眠食疗方:准备柏子仁25克,党参25克,炙黄芪100克,川芎100克,当归100克,茯苓200克,远志(制)25克,酸枣仁25克,肉桂25克,五味子(蒸)25克,半夏曲100克,炙甘草10克,朱砂30克。

上述药物磨成细粉搅拌均匀,将蒸过的拉之成丝蜂蜜兑入其中,早晚各服用一次即可。

这道古方源于明代《古今医统大全》一书,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然而,恰是这道古方,引起了相当多人的误会,觉得它徒有虚名,实际效果并不好。其实,觉得它效果不好的人,多数是将它用错了。

原来,任何一道经典方剂,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疾病类型。此方中柏子仁安养心神,性平味甘。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固卫。炙黄芪补中益气,升阳驱寒。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远志安神益智,交泰心肾。酸枣安神敛汗,肉桂补火助阳,五味子安养五脏。总体看来,此方偏温性,对于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最为有效。

那么,什么是心脾两虚型的失眠呢?这类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舌质偏淡,舌苔薄,其失眠主要表现为多梦,似乎整晚都在做梦,周围有一点响声,患者就会醒来,甚至受到惊吓。这类患者生活中往往说话声音低微,面色白,嘴唇颜色浅。女性、老年人患者可能多一些。这类人就特别适合。

但是,失眠患者中还有一类,就是素体阴虚,导致心火上炎、虚火亢盛的人,他们的舌头普遍舌质发红,以入睡困难或者早醒作为主要失眠表现,性情急躁易怒,口干咽干。这类人并不对症,因此不能见到疗效。

祖国传统医学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健资源。但是,我们要了解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做到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调理方法。这才提现中医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