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听过没?这些人是高发群体!

文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8-03-23 09:11

失眠这个词听多了,但是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听过没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也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可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问题,损害社会功能、工作和学习以及安全问题。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听过没?这些人是高发群体!

潘集阳教授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是什么?

潘集阳教授表示,外界环境中日光的明暗变化呈现24小时规律性变化的节律,但是人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为24.18小时,所以人体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必须每天重新设定24小时节律,以保持与外部环境的节律信号同步。当内源性睡眠时钟结构构成或功能调节紊乱,或与外部环境如光的明暗变化时相不一致或与患者所需求的学习、工作及社会活动时间不匹配时,睡眠觉醒的昼夜时相会发生改变,出现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的不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可分为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睡眠觉醒时相提前障碍、非24小时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以及非特殊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紊乱这7种类型。

“简单来说,睡眠与觉醒的转换受昼夜节律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个体要让自己的生物节律适应昼夜变换,以保证生命的稳态。即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按时吃饭、到点睡觉。”然而,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开启了全民熬夜的潮流。在大城市里,加班熬夜、刷手机熬夜、狂欢熬夜、习惯性熬夜等等情况屡见不鲜。不仅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出现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同时也会造成大脑功能障碍,诱发各种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

Part1:习惯性熬夜人群

今年21岁的小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习惯晚上熬夜看书和玩网络游戏,平时都在凌晨1-2点才睡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同时又面临着实习等问题,经常通宵看书或者玩网络游戏导致白天根本没办法起床去上课,晚上看书也看不进去了,于是干脆通宵玩游戏,白天睡觉,并连续严重旷课2个月,甚至连前不久的期末考试也缺考。睡眠问题让小杨焦虑不堪。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听过没?这些人是高发群体!

经过睡眠日记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潘集阳教授指出,小杨是患了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这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人群患病率约为0.17%,青少年患病率为7%-16%。患者往往不能在期望的时间入睡和觉醒,通常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了社会退缩行为和抑郁。“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和睡眠医学中心门诊,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约有6.7%-16%被诊断为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

支招:潘集阳教授说,小杨治疗的总目标是重新调整生物节律到理想的24小时昼夜周期。具体方法包括睡眠健康教育、重新规范睡眠作息时间、定时光照疗法和定时褪黑激素治疗,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至于治疗的成功与否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共存的心理障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意愿、学校时间表等等。

Part2:“三班倒”人群

彤彤是一名30岁女护士,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接近8年。对于临床护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已经习以为常。但最近半年开始,彤彤发现自己上完夜班回家补觉时很难入睡,通常要躺在床上1个小时以上才能睡着,睡眠的总时间也比之前短了,并且在上夜班工作期间,总感觉精神不济、想睡觉、工作效率低。这些症状还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导致自己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经过睡眠日志和彤彤个人症状表现诊断后,这应该是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潘集阳教授解释说,倒班工作干扰了自然光周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内在的昼夜节律与环境周期不同步,机体不能迅速适应倒班引起的环境变化,因而出现了睡眠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与年龄增长、女性(可能较男性更容易患病)、清晨光照(上下班往返时间过长或早晨必须进行活动)等相关。

为什么有一些人倒班不会出现这种疾病吗?潘集阳教授说,主要是因为倒班的时间与个体调整及适应能力不同。多数倒班人群经过周末或假日调整,可回到日渐工作、夜间睡眠的状态。但是当人群的昼夜节律适应能力不佳,或倒班工作与睡眠矛盾严重突出或不恰当的调整和治疗时,部分可出现短时或长期的倒班工作障碍。

支招: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在保证良好睡眠卫生的条件下,调整与倒班工作相适应的昼夜节律,提高工作时的警觉性、执行力及安全性,改善睡眠和整体的生命质量。目前指南推荐证据级别最高的治疗方法是有计划地调整睡眠觉醒时间的方法,其次是定时光暴露、褪黑激素治疗、帮助睡眠的镇静催眠药和促进觉醒的精神振奋剂。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听过没?这些人是高发群体!

最后,潘集阳教授指出,在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治疗方面,目前公认的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的模式。最有效的治疗是采用多种方法尽快重置昼夜节律,同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熬夜,通宵,晚起……这些作息混乱,都是对生物钟的挑战。当出现各类睡眠障碍问题时,大家应尽快到睡眠门诊就诊,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