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丨感冒清热颗粒(胶囊、软胶囊、口服液)
【制剂规格】颗粒剂12g/袋、6g/袋,胶囊0.45g/粒,软胶囊0.65g/粒,口服液10ml/支。
【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小毒)、白芷、苦地丁、芦根。
【方剂来源】当代经验方,曾用名为“感冒清热冲剂”,首载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实际应用历史应该更早,至少不晚于1980年。从组方配伍看,感冒清热颗粒可能源于荆防败毒散的加减。现行执行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组方特点】本方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治外感风寒诸症,包括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等。方中的荆芥穗性平微温,既能祛风解表,是治疗外感表证(风寒风热均可)的常用药;又能清头目利咽喉,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头晕、咽干咽痒等,为君药。防风、白芷祛风止痛,葛根、柴胡解表退热,芦根、苦地丁清热泻火,苦杏仁、桔梗止咳,共为臣药。
【说明书及超说明书适应证信息】说明书功能主治为“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1)属于说明书适应证的病证包括(以外感风寒或寒热不明显为证型要素):感冒(风寒表证、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流行性感冒(流感预防等);外感高热。
(2)根据临床文献报道,目前存在的超说明书使用的病证暂未找到。
【说明书及超说明书用法用量信息】感冒清热颗粒说明书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袋,一天2次”。根据文献报道,有采用一次1袋(12g),一天3次的感冒治疗或预防方案,疗效好且未见不良反应。
感冒清热胶囊说明书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感冒清热软胶囊说明书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
感冒清热口服液说明书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支,一日2次”。
【说明书及超说明书疗程信息】说明书未明确标明疗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感冒推荐疗程为3天。
【重复用药信息】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两者均具有疏散风寒的功效,均含有紫苏叶、防风、白芷、苦杏仁(小毒)、桔梗、葛根,都用于风寒感冒,建议判定为重复用药。中成药联合用药智能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两者的重复用药得分为7分。
感冒清热颗粒+感冒疏风丸:两者均辛温解表,为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均含有紫苏叶、防风、桔梗、苦杏仁(小毒)。根据2017版北京市医保药品目录,两者均属于“辛温解表剂”,建议判定为重复用药。中成药联合用药智能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两者的重复用药得分为8分。
【不良反应及禁忌证信息】说明书提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文献报道,1名6岁的感冒患儿服用感冒清热颗粒(一次2/3包,2次/d)3天后,出现两小腿酸胀疼痛并见红斑,抗过敏治疗后缓解。
【十八反、十九畏及相互作用信息】本方组成不含“十八反、十九畏”中所提及的药物。本品属于解表之品,说明书提示“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例如地黄丸类、复方阿胶浆等。
有文献报道,2例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的患者在服用感冒清热颗粒1或2天后出现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超过3倍的情况。同时,与利血平、胍乙啶等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合用时会降低降压疗效。
【现代研究信息】现代体外研究显示,感冒清热颗粒常用于病毒性感冒,感冒清热颗粒中的荆芥穗和薄荷的水煎液具有明显的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感冒清热颗粒与抗病毒口服液预防性服用可以增加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患者的血清抗体滴度。也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美敏伪麻口服液对感冒头痛、鼻塞、流涕症状的缓解有效率高于感冒清热颗粒组。
以上内容摘自《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理论与实践》,主编金锐、张冰,本书立足当前处方点评现状,综合古今临床文献和学术认识,对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常用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深度解读,并汇编了80个常用中成药的处方点评信息,旨在为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资料。
可以在人卫社官网、人民卫生出版社旗舰店(天猫)、当当网、京东商城、人卫社授权天猫店以及各地新华书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