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一定要打针吗?需要注意这4点,遵循2原则

文 / 健康知识跟你说
2021-01-03 00:23

不知道从何时起,感冒打针逐渐成为一种日常;身体一有点不舒服,就想来一针,美其名曰“好得快”,真的是这样吗?

感冒的时候真的很难受,咳嗽、头疼、鼻塞、流涕、打喷嚏...让人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干什么都没有劲头儿,整个人就跟蔫儿了一样,这种时候,为了尽快改善症状,恢复健康,很多人都会选择打针,更有甚者,还喜欢打吊瓶;

调查显示,我国存在非常严重的过度输液问题,国际上人均每年输液2.5瓶-3.5瓶,而我国人均每年输液高达8瓶,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在大多数情况下,感冒是不需要打针的。

静脉注射的前提是,病人出现了吞咽困难,无法口服药物,且出现了严重的吸收障碍,这时候,才适合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否则,口服药物还是第一选择。

感冒在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感染导致,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平时注意多喝水,注意休息,再配合一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病情一般会逐渐缓解,经常打针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经常打针的坏处

1、升高血压

打针是在短时间内向人体输入大量液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大,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人体的血压也会升高;

2、产生抗药性

经常打针的人,身体会逐渐对某种或多种药物产生抗体,进而产生抗药性,可能会导致严重感冒时,打针的效果大打折扣。

3、免疫力降低

频繁打针意味着体内注射了太多的抗生素,抗生素易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也会降低,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

4、引发炎症

打针是将针头刺入皮肤,而这个过程中,如果药水在生产、存储、运输的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打针时皮肤消毒工作未做好,就非常容易让细菌有机可乘,进入人体后,引发局部炎症,严重的还有可能扩散至全身,引发败血症。

在治疗感冒时,建议大家遵守牢记以下两个原则:

1、能吃药千万别打针

2、过度输液有损健康

综上,建议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不要一感冒就打针,如果没有出现发烧等症状,建议先扛一扛,如果发烧不高,也首推物理降温,当这些措施不能缓解症状时,再选择药物治疗,最后才是输液治疗,以免因小失大,损害个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