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感冒”不能出门?9个民间“土办法”,一招搞定!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感冒,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感冒贴敷方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所致,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趁虚由皮毛、口鼻而入,从而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感冒的主症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夹湿则头重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一、风寒感冒
1.葱姜豉盐熨(《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风寒感冒。
处方:小葱、生姜、淡豆豉、食盐各适量。
用法:将小葱切碎,生姜捣融,淡豆豉碾成细末,然后和食盐混合均匀,在锅内炒热,用布包裹,趁热慰脐上,外用绷带包扎固定,药冷则更换新炒热药,再继续熨,以汗出为度。每日2~3次。
图:小葱
2.复方杏苏散(《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风寒感冒。
处方:紫苏叶、杏仁、白芷各15g,葱白5根(连须),生姜2片,蜂蜜、萝卜汁各适量。
用法:先将紫苏叶、葱白和生姜捣烂如泥,次将杏仁、白芷共碾成极细粉末,加入紫苏叶泥中调匀,再取蜂蜜和萝卜汁加入,调和成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如蚕豆大,捏成圆形药团,贴入脐内,外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贴药后嘱患者覆被而卧,令发微汗,汗后即收效。
3.葱鸡酒饼(《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风寒发热。
处方:葱白7个(洗净),鸡蛋清半茶匙,白酒10g,面粉适量。
用法:葱白切细,连用蛋清、白酒、面粉放入小碗内做成面饼,以不甚粘手为度,放在脐上(冬季要略加温),再用绷带或手帕固定,待患儿有喷嘘时,病情已大有好转。每日1次,连用2~3日。
4.椒豉香葱糊(《民间敷灸》)
主治:风寒感冒,寒邪偏胜者。
处方:胡椒15g,淡豆豉30g,丁香10g,葱白20g。
用法:将前3味药物研细末,用时加捣烂葱白调匀如糊。每穴用药5g,先贴大椎、神阙,用纱布覆盖,再加橡皮膏固定,令患者脱衣而卧,再取药糊10g,涂于两手心的劳宫穴,两手合掌放于两大腿内侧,侧位屈腿夹好,卷卧将被盖严,取其汗出。每日2次,每次4~6小时。
图:公丁香
5.芥子发汗法(《本草纲目》)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明显而身无汗出。
处方:白芥子适量。
用法:白芥子研末备用,每取适量(1~2g),以水调为糊状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为佳。
二、风热感冒
风热散(《穴位贴药疗法》)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怕风,咽喉不利之症。
处方:淡豆豉30g,连翘15g,薄荷9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取药粉20g,加入葱白适量,捣烂如膏,敷风池、大椎穴上,再用药粉15g,冷水调为糊,填脐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3~8小时去药。每日1次。
三、胃肠型感冒
霍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胃肠型感冒。
处方:霍香3g,白芷3g,苏叶3g,陈皮1.5g,白术1.5g,厚朴5g,半夏曲1.5g,大腹皮1.5g,茯苓1.5g,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1g,桔梗1g。
用法:上药共研为散,以水调敷于脐。
图:生姜
四、其他
经期感冒方(《中医药物贴脐疗法》)
主治:经期感冒。
处方:柴胡9g,当归、川芎、白芍、桂枝各6g,葱白适量。若寒凝血脉伴少腹胀痛者,加桃仁、制香附各6g。
用法:上药除葱白外,其余药物共碾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5g,同葱白适量共捣烂如膏状,敷于脐孔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防感冒膏(《贴敷疗法》)
主治:用于治疗气虚易感冒的患者。
处方:生黄芪20g,炒白术10g,板蓝根15g,防风10g,葱白10g,香醋10g。
用法:将前4味药研细末,与葱白、香醋捣烂成膏,于流感发作期涂敷于脐周,并用麝香膏外贴,每晚1次,连续5日。
分析
【古代文献选录】
感寒无汗:水调白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
发散寒邪: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碎,以葱白捣膏,和涂两手心,合掌握定,夹于大腿内侧,温覆取汗则愈。(《伤寒蕴要》)
感冒与某些传染病早期症状十分相似,临床应加以鉴别。感冒以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辨别感冒的寒热属性以区别对待,是治疗感冒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风寒感冒方中,辛温之胡椒、丁香助散寒之力,善治风寒表起,头痛、腹痛明显者。
图:白胡椒
风热感冒方中雄黄、朱砂清热解毒,开窍定惊,玄明粉、鸭蛋清通便泻热,善治感冒过程中的高热神昏,甚则抽搐之症。贴敷后宜静卧调养,通常于用药2小时左右热度开始下降,随之神志清醒。
夹湿、夹暑感冒方中,霍香既能疏散外感之表邪,又能芳化胃肠之湿浊,尤其适宜于夏、秋季节的胃肠型感冒,或急性胃肠炎兼恶寒发热者。
体虚感冒方中,防感冒膏方用黄芪、防风,可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减轻或减少呼吸道感染症状,葱白、香醋增加膏药的扩散能力。经期感冒方加桃仁、香附,则增强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善治经期感冒、少腹冷痛之症。
“时行感冒”方中,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以抗流感病毒为主,故善治流行性感冒,亦可治风热感冒。敷脐后若能喝热粥一碗,则能加强药力,疗效更佳。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