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袭来!你不妨试试中医这几招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0-01-05 16:19

2019年元旦以后,全国流感疫情呈现高发态。全国流行性感冒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对今年流感的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手段等作出了详细解答。他指出,“流感”不是“感冒”,中医药可防可治。

流感≠感冒

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与“感冒、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不是同一种疾病,更不能将两者混淆,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易变,因此,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会有不同的流感病毒,早期治疗是关键,戴口罩,洗手是常规预防方法。要关注儿童、高龄、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人群。

从中医角度来看,早在《黄帝内经》时期,流感就以“伤寒”为诊断。而《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五种分类方法:“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周礼》提出了“疫病”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到不同于一般的“伤风、感冒”,是一种具有一定传染性,容易造成流行,以发热头痛为主表现的疾病。

防治流感中医更有招

现代西医认为“流感病毒”的感染、天气寒温的变化、工作生活的劳累等是流感发病的关键因素。与中医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为诱因夹杂疫戾毒邪的发病认识是一致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流感的发生与病毒有关,更与“正气”虚相关,因此,发病季节,保护好“正气”才能更好的预防。

因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中医对流感有“伤寒、热病、温病、湿温、风温、春温、冬温”等不同的诊断,防治流感的方法药物也不同,不仅有效,更不会出现病毒的耐药现象。

2009年甲型H1N1全球爆发蔓延,医药专家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以具有2000多年治疗“伤寒”的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和具有200多年治疗“温病”的经典名方“银翘散”为基础方,经过6个多月临床与基础研究,成功优选出了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有效方剂“金花清感方”。临床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中西医专家的认可,以金花清感方为基础的“金花清感颗粒”经过多年临床试验和国家药审中心审核,作为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治疗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新药,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上市。

2015年初,“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比较发现,金花清感方即包括时行感冒、感冒、甲型H1N1流感的核心组合,即银翘散加黄芩、杏仁的基本组成,又增加炙麻黄、生石膏、浙贝母、知母、青蒿等,增加宣肺止咳、透邪退热之功,契合流感的基本病机。

而以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为代表治疗外感发热的中成药治疗流感,也开展了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充分证明部分治疗“感冒,外感发热”中成药治疗流感的有效性。包括这几个药物在内的十多个中成药也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中医治疗的推荐用药。

科学规范治疗是关键

今冬气候变化较大,忽冷忽热,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引起高热不退,表现为表寒里热以及发热、咳嗽、咽痛,并兼有恶寒、肌肉酸痛、头痛等。发烧一般持续5天左右。在及时就诊并正确隔离的同时,也可用白萝卜煮汤等辅助治疗,不仅增加疗效,更能保持“正气”。

体质较强的儿童,可以在大椎穴刮痧退热,体质较弱的儿童则不宜这样做。能否使用这类中医外治法,需遵医嘱。

针对小儿的高热,若发烧期长,不要盲目使用退热方法,特别是不能盲目追求捂汗、出汗,否则易损伤正气。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关键在于注重初期和重症的治疗。

防治流感的中成药

双黄连口服液

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抗病毒口服液

由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等组成。

清热去湿,凉血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流感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小柴胡冲剂

由柴胡、半夏、黄芩、党参、大枣、生姜、甘草等组成。

表散风寒,解热止痛。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口干口苦、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

小儿感冒清热冲剂

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组成。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咽干咳嗽等症。

流感预防建议

1.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高温天气下,避免空调房温度过低,建议适宜温度控制在 25~26°C。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煲汤时,可以加少许木香、砂仁、生姜煲汤服用。

3.作息要有规律,多运动,早睡。

4.保持心态平衡。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5.睡前温水沐足,犒劳一下劳累了一天的双脚,改善睡眠,必要时可以用艾叶等煲汤中药沐足。沐足后睡眠时,空调房或者风扇下,注意腹部、双脚保暖,避免受寒。

6.家庭居所可用中药空气清新剂或香薰改善空气。个人可佩戴中药制作的防疫香囊。防疫香囊常用中药:大茴香、白芷、山奈、艾叶、肉桂、丁香、佩兰、藿香等适量,选 3~5 种研成粉末。装袋,佩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