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流感的天敌了!专家提醒:隔绝流感,这4大妙招最管用
每到冬春季节,流感就开始肆虐蔓延,各地医院的门诊部几乎都是人满为患。而今年的流感似乎格外“猖獗”,较往年致病人数更多。
1,
今年流感“猖獗”
已造成香港40余人死亡
流感主要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等,今年的流感以甲型为主,也有部分乙型。就目前形势而言,今年的流感患者相对更多。
今年流感较往年人数更多
今年的流感来势汹汹,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18年第51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大多数省份已进入2018-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病例比例达到
近
4
年来最高
!
卫生署指出,香港在1月6日至12日发生的幼稚园幼儿中心流感样疾病爆发有87宗;而在1月13日至16日的四天时间内,幼稚园幼儿中心已录得88宗爆发个案。换言之,连同三所新增爆流感的幼稚园,即近12日共有178所学校爆流感。
截至16日共录得113宗成人严重流感个案,当中46人死亡,单日增加6宗严重流个案及2宗死亡个案。
2,
流感≠感冒
流感年年都在说,但很多人依然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甚至因此延误病情。那这两者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常说的
感冒
俗称“伤风”,大约有
200
种病毒
可能引起普通感冒,但不包括流感病毒。普通感冒潜伏期大约1天,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如:流鼻涕、打喷嚏等,一般不发热或低热,也无疼痛症状或轻微疼痛。
而
流感
是由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它的潜伏期在1~3天,通常起病急骤,咳嗽、流鼻涕等局部症状较轻,
全身症状较重
,如“中毒”一般,表现为高热、乏力、浑身酸痛等。
流感还具有
传染性
,主要通过
空气飞沫
传播。一个喷嚏,含有
100
万个病毒
,速度可达到167公里/小时,传播十分迅速。流感传播的最佳距离是
1.5m
,但6米内也可能被传染。如果在有流感病毒的密闭空间
待
4
小时
,则传染率
高达
100%
。
3,
比流感更可怕的
是流感带来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继续从上呼吸道纵深发展,扩散至肺,甚至更远的地方。免疫系统在对抗病毒时,会释放很多活性物质,可能引起器官损伤,从而诱发一系列疾病,如:继发性感染、心脏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
这些并发症是流感致死的首要原因。
1,肺内并发症
肺内并发症其实就是
肺炎
,肺炎是流感
最常见
的并发症。
它可能是流感病毒直接攻击肺脏引起的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
典型流感症状
2~3
天后
,除流感症状外,还伴随明显的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展为严重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如果流感
症状减轻后2~7天内
,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可能是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分泌的一些蛋白酶和细胞因子严重破坏了呼吸道粘膜,让细菌有机可乘,诱发感染。这种情况相对更常见,发生率为
5%~15%
。
此外,也有病毒和细菌同时感染,形成混合性肺炎的,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小贴士】
流感患者如果怀疑并发肺炎,可进行
血常规
及
胸部
CT
检查。
2,肺外并发症
流感病毒引起的肺外并发症主要包括:
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心脏损伤:
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等,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中耳炎:
粘附在喉咙或鼻子上的流感病毒可通过连接鼻部和耳部的耳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可能表现为耳朵疼痛、流脓,或听力下降;
肾炎:
表现为头痛、尿少、面部或下肢浮肿等;
肌炎或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3,基础疾病并发症
如果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甚至诱发严重后果。
美国一项统计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疾病患者,患上流感后的死亡率增加
100
倍
;心衰、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患上流感后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
80
倍
;两类基础疾病都有的患者,患上流感后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
200
倍
!
【小贴士】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一定要给予重视,及时就医进行
抗病毒治疗
,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等药物,且在流感发生
48
小时内
效果最佳,可明显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慢性基础病患者等危险人群尤其要注意。
4,
捂汗、熏醋、抗生素……
这些预防流感的方法管用吗?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防比治更重要。而一说起预防流感,民间或网络上流传的捂汗、熏醋、抗生素等方法就此起彼伏。但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
1,使劲捂汗
有的人出现发热症状就开始捂汗,一直捂到大汗淋漓才肯罢休。但大量出汗不仅无益,反而可能造成身体
严重脱水
,降低免疫力,加重病情。
2,熏醋
醋酸消毒必须达到
一定的浓度
才起作用,但食醋中的醋酸浓度较低,约在4%~7%左右,消毒作用微乎其微。而且醋酸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内熏醋,反而可能
损伤呼吸道粘膜
。
3,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属于
抗菌药
,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预防流感,还可能增强细菌耐药性,培养出“超级细菌”。
此外,喝板蓝根、短期内大量饮水、多吃洋葱、多吃维生素C等方法对预防流感几乎也没什么用,别再被骗了。
5,
真要防流感,你得这样做
既然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怎样才能预防流感呢?其实也很简单。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建议
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
等高危人群积极接种。也可同时接种
肺炎疫苗
,来个“双重保险”。
由于流感病毒发生突变的频率很高,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变异,隔几年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异。一旦病毒发生变异,疫苗就会失效。所以流感疫苗,应该
每年接种一次
。
2,出门戴口罩
由于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口鼻进入人体,所以出门最好
戴上口罩
,人群密集的地方更要注意防护,以免给病毒可乘之机。
每晚睡前也可用
淡盐水漱口
,帮助减少口腔内的病菌,预防流感。
3,勤洗手,多通风
我们的双手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地方,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而这些地方可能聚集了大量的病菌。所以,
及时清洗双手
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很多人冬天都习惯关紧门窗,以保持室内温暖。但温暖的环境也比较适宜病菌生长,增加流感风险。因此,
时常开窗通风
也很有必要。
4,流感预防方
药材:
生黄芪15g、刺五加6g、大青叶6g、生甘草5g。
功效:
黄芪,气中之长;刺五加,安神定志,两者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大青叶,清火;生甘草,和中清热。
服用方法:
该方子为成人量,水煮后放温服,一天两次。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