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感冒导致心肺衰竭,30岁新奶爸全身器官报警!命悬一线时,她送出了“生命礼物”!
2019年3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33间手术室,一场历时5小时的生命接力扣人心弦。
30岁的绍兴小伙阿华(化名)因患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引发心肺衰竭,在心胸外科、肺移植科等多学科联手努力下,成功接受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马量主任医师(右)与韩威力主任医师(左)联合主刀。浙大一院供图
这是时隔17年,浙大一院再次在全省开展心肺联合移植。
昨日一早(15日),已经恢复意识的阿华状态不错,向查房医生们竖起大拇指,这些几乎彻夜未眠监护病人指标的医生们,忍不住在团队微信群里发信息:离成功越来越近!
复杂性先心病30年
一次感冒导致心肺衰竭
阿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他出生以后家人就知道的。“心脏发育不完善,多了一个洞。有的孩子长大能自己闭合,有的不行。”阿华妈妈仍然记得多年前医生说的话,6岁那年,在上海某医院,医生告诉家人“他这种情况,活不过10岁”。
阿华自带体弱多病的“标签”,没想到命运似乎很眷顾他,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虽然经常生病,但都没有危及到生命,顽强的阿华总能挺过去。让妈妈欣慰的是,成人后阿华还娶了妻生子,完成了做爸爸的愿望。可即便如此,在妈妈心里,总像心底里有一颗“定时炸弹”,让她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意外发生在5个多月前,一场感冒硬扛了一个多星期后,阿华到当地医院寻求治疗。感冒引起了肺部感染,还导致了严重的心脏衰竭,心脏提供的血液根本不够身体使用,导致全身器官“报警”,胸闷气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常规治疗不见任何起色。因为心肺功能差,1米75高的阿华体重只有51公斤。
今年春节后,当地医院联系了浙大一院“双下沉”专家——心胸外科李伟栋主任医师、心血管病中心朱伟国副主任医师进行会诊。“他当时病情很危重,不仅发烧,而且还嘴唇紫绀,全身黄疸,只能端坐呼吸,氧合很差,心肺功能和肝功能都非常差。”李伟栋当即通过转诊机制将阿华转至浙大一院,“救护车上也一直吸着氧,到达医院的时候,不服输的他试图不用氧气自己行动,没走几步就气喘得不行。”
详细检查后,阿华的心功能评级为最严重的4级,而医生也发现情况更为“棘手”。阿华不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还是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正常人的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而他的左右心室和主动脉、肺动脉是完全错乱的,还有一个先天形成的5.2厘米左右的巨大室缺,由此引发了肺动脉高压,如果再不治疗,随时可能因心脏衰竭而死亡。
命悬一线时
心肺联合移植重获新生
会诊医生几次讨论:如果只是单纯的心脏移植,新移植的心脏无法耐受不正常的肺动脉压力,因此,心肺联合移植成为阿华活下去的唯一方式。但联合移植对供体要求极其严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等到合适的捐献供体,几乎像中彩票。
搏一次!相关科室专家启动了移植前的准备:心血管内科给阿华做了积极治疗,为下一步外科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3月12日,正当病情稳定的阿华以为等待无望想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时,惊喜不期而至。当天下午,消息传来,一位年轻女性因为脑外伤抢救无效,家人决定捐献器官延续大爱,她的心肺器官和阿华配型成功。
所有心肺移植相关的医护人员立即组成专家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我国肝脏移植知名专家梁廷波教授总指挥,心胸外科、肺移植科、心内科、心脏超声科、手术室、麻醉科等专家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几次大讨论。确认每一个细节,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一一制订了应对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
3月14日一早,移植手术由心胸外科心脏病区主任马量、肺移植科主任韩威力联合主刀。虽然预想到情况的复杂,但开胸后,实际情况还是让医生们大吃一惊。阿华先天主动脉、肺动脉错位,保留哪个拿掉哪个,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更何况要把捐献器官对位缝合好。
当缝合、止血等一系列“闯关”结束,心脏复跳、肺部起伏的一刹那,所有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历时5个小时,手术成功结束,阿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护。
“他的身体情况很差,对麻醉要求非常高,术中极易大出血,我们一一化解了。现在,我们就看围手术期管理能不能帮他渡过术后感染关和排异关,这是顺利康复的关键,也是体现移植综合实力的关键。我们最要感谢的,是这位器官捐献者,没有她,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主刀医生马量和韩威力,都是具有丰富移植经验的国内顶尖专家,这次手术无疑是一场“硬仗”。
昨日,与阿华几乎同时得到“生命礼物”的,还有一位肝脏受者和两位肾脏受者,截至目前,他们也都在顺利恢复中。
“硬核”移植团队
20年积淀“移植精神”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移植医生几乎都带着同样的“硬核”标签:迎难而上,斗志昂扬,百折不挠,团结协作,7×24小时随叫随到不计个人得失,心有大爱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依托浙大一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多器官移植学科群已经形成高峰,用顶尖技术造福患者。尤其是近20年来,浙大一院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稳居第一方阵,其制胜之道唯有一条,就是创新。
时间回溯到1993年4月13日,郑树森教授团队开展浙江省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掀起国内第二次肝移植浪潮,同时也领衔开启了浙大一院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快速发展。
时至如今,浙大一院的器官移植学科群在国内移植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蜚声海内外。肝脏移植团队在郑树森院士、梁廷波教授的带领下,截至目前已完成肝移植2580例,创下多项国内及国际纪录。2019年元旦至今,完成肝移植54例,手术成功率100%,重肝肝移植约占45%,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肾脏移植学科自1977年完成首例肾脏移植后,在肾脏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江华教授的带领下,目前已完成5920例肾移植,移植受者最长存活时间逾30年。
心脏移植学科倪一鸣主任医师和马量主任医师带领团队,目前完成37例心脏移植,吸引了省内外患者慕名求医。
肺移植学科自2016年单独建科以来,韩威力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成为后起之秀,排名全国第四,已完成32例肺移植,给一大批终末期肺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18年底,浙大一院组建新的院领导班子,浙大一院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领衔的一批专业型管理干部,瞄准我国医改方向、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刀刃向内”开始新一轮改革,有方法有态度,狠抓落实,掷地有声,快速推进医院发展,其内生动力,就是“移植精神”。
“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用一流技术帮患者解除病痛”。这些植根于医护人员内心的信念,多年来形成的“移植精神”,已经成为行医救人的出发点,成为立院之本。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浙大一院的“移植精神”是浙一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医院还将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