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感冒的中医治疗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气温的骤降,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秋燥感冒多发生于秋季,是由于邪兼秋令燥气伤人而致,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音哑、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严重时出现痰中带血等症状,脉象细,舌苔薄白或薄黄少津。治疗宜辛凉解表、清燥润肺。
燥邪为病, 多从口鼻而入,故秋燥感冒有温燥、凉燥之分。秋有夏日之余气,故多见温燥,又有近冬之寒气,故可见寒燥。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表现为温燥感冒者可选用桑菊感冒颗粒,或夏桑菊颗粒,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表现为凉燥感冒者,方选杏苏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杏苏颗粒, 或荆防败毒散,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除口服中药外,还可配合下列治疗方:
1.荸荠粥:荸荠、大米各100克, 白糖适量。将荸荠择净,去皮,切块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荸荠、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或将荸荠洗净, 榨汁,待粥熟时,同白糖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连续3~5 天。适用于温燥感冒。
2.川贝梨:川贝粉5克,大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雪梨洗净,切块,与川贝、冰糖同入碗中,隔水蒸熟服食, 每日1~2次,连续3~5天。适用于温燥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