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怎么办?如何辨别普通感冒、流感和细菌性感冒
目前全国流感疫情再度高发。多处出现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 亚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 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近期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流感看似是小病,但传播速度非常快,喷嚏、飞沫、手、餐具等都可以是传播途径,目前已经已经有很多人中了招。
特别是1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
▲杭州某医院
很多感冒患者,会根据“经验”自行到药店购买感冒药。其实,感冒诱发因素不同,不论是血常规、症状表现还是用药治疗都有差异!
案例:感冒吃药不见好转
李先生感冒一个星期多了,刚开始只是鼻塞、流鼻涕,到第6天却出现喉咙疼痛,流黄涕,咳黄痰的症状。吃了好几种感冒药也不见好转,只能到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目前李先生患上的是细菌性感冒,大多是病毒性感冒转化而来的。而6天前的症状恰恰是病毒性感冒的症状。
那么,在流感高发期,我们该如何判别感冒类型?又该如何选择药物?
病毒性(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一般都是病毒感染所致,也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
症状表现
受凉后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
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
全身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
可伴有呕吐、腹泻、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血常规
一般未见异常。
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普通感冒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可以对症处理缓解症状。多休息,多饮水,7天左右自行痊愈。但发烧等症状较严重时,也要及时就医。
细菌性感冒细菌性感冒,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冒之后,主要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症状表现
突然出现咽喉肿痛,甚至下咽困难;
发烧,且温度较高,不易退烧;
伴有咳嗽,以及黄色浓痰;
流黄涕、鼻塞。
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也就是常说的“血象高”。
药物治疗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何区别?看下图!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是“最危险的感冒”。
1、常见流感的分类
流感类型较多,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流感。
其中乙型流感是目前最高发的流感,它有怎样的特征?如何用药呢?
症状表现
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高达39- 40℃;
全身症状明显,有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流感传染性强,有聚集性,但分泌物少,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较少。
血常规
白细胞偏低,中性粒细胞及其比率正常,C-反应蛋白稍偏高。
也可进行流感检测,辨明是哪种类型的流感。
药物治疗
近期,国家卫计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新方案指示: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扎那米韦、奥斯他韦等推荐药物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但流感型感冒不要硬扛,应在发病 48小时内 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大多数研究证明 早期治疗疗效更为肯定。
各大应用商店可搜索下载。查病、荐药,预防护理知识一应俱全——半个医生,免费的智能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