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微课|小菜药师讲风寒感冒

文 / 小菜药师
2017-12-18 17:00

入冬后,天气渐寒,特别是在广东这种湿冷蚀骨的南方,大多数人往往来不及添衣保暖,就被风寒感冒了。

中医微课|小菜药师讲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为吹风着凉引发的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症状有鼻塞流鼻涕、浑身酸痛、咽喉痛等,中、西药皆可治疗,抑或食疗。预防的话,就很简单,无非就是保暖、多锻炼、提高抵抗力。

下面小菜药师主要从中医角度来讲讲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感受风寒外邪侵袭,肺气宣发失调导致,症状有:恶寒重(怕冷),发热较轻,头痛身也痛,鼻塞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有稀白痰、不觉得口渴或喜欢喝热饮。发病起因通常是劳累之后,再吹风或受寒凉。

有部分患者会把它与过敏性鼻炎、风疹等混淆,应注意区分。(如何区分,下次再聊)

中医治法主要从辛温解表出发,常应用麻黄、荆芥、防风、细辛、生姜、葱白等中药。说白了,关键点就在于发汗,原则为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寒感冒的经典名方为桂枝汤,是《伤寒论》首方,又叫合剂之王。麻黄汤也常用于风寒感冒,南方用得少一些。

【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有干呕鼻鸣、苔白不渴。不宜使用本方的有: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出汗但烦躁;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中焦湿热,舌苔黄腻。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辛温发汗、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药,凡体虚外感、自汗表虚、产妇、失血患者不宜使用。另外因含有麻黄,能收缩血管、升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心脏病患者,慎用。

此外,小菜药师还推荐一些小药方。

一、伤风感冒:生姜5片、葱白5根,水煎热服,用于发汗。

二、肠胃不适型感冒:生姜、紫苏叶各3克,洗净切碎,开水泡10分钟后饮用。

三、轻微感冒:葱白10克,淡豆豉15克,水煎热服,用于发汗。

四、感冒着凉:可乐煲姜或红糖煲姜,趁热服用后,盖棉被发汗。

五、早期冻伤,红肿痒痛:生姜剁碎,敷于患处,常更换。

好了,下期再见。(欢迎小友们留言提议下期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