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科普:孩子常被老师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也许跟抽动症有关

文 / 穗吧天使
2021-05-15 00:46

天使科普: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也许这些都跟抽动症有关!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

有的反复无目的地“甩手”、“耸肩”、“眨眼睛”

有的不停“皱鼻子”、“咧嘴”

也有的“发怪声”、“说脏话”......

这些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误认为“调皮捣蛋”

其实,这些小朋友遇到的问题

需要家长格外关注

也许这些都跟抽动症有关

重视抽动症

小问题也可能带来大麻烦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一种精神发育障碍,多发于5-14岁之间的儿童青少年,近年来也呈现低龄化趋势,5岁以下幼儿发病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相关数据分析: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约为1%-3%,在儿童神经症中占33%,抽动症已经成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病。

抽动症多数起病于学龄期,其危害可延续至成年,并影响终身生活。

怎么就得了抽动症?

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躯体疾病、 家庭因素、心理等几种相关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儿童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因素。

常见的心理因素:受惊吓、情感激动、儿童学习负担过重、长期焦虑不安、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的动画片,生活中经历不愉快的事件等。

抽动症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由于抽动症的动作或发声往往难以自控,给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创伤。

莫着急

科学治疗

随着抽动症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不断攀升,普通大众却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率并不高,存在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误区。

1、过早的进行治疗:轻度的抽动障碍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应该权衡利弊。一部分患儿不用药物也是可以自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持续发展下去,过早的开始药物治疗是不妥的,建议轻症患儿暂时可以不选择药物治疗,进行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很多家长担心不及时治疗会延误治疗时机,其实目前的研究大多认为,药物治疗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只是控制其症状。

2、过分追求症状控制: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抽动就十分不安,认为“治好”就是治到一点抽动症状也没有,其实并非如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权衡治疗效果与副作用之间的利弊,即使完全控制住症状,但副作用明显,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3、过度的中医中药治疗:很多家长认为中医治疗副作用小,或道听途说中医治疗效果好,于是给孩子长期进行中医治疗。实际上中药并非无副作用,由于中药里成分复杂不清,安全性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4、过度保护:一些家长听说抽动和心理压力有关,于是为了让给孩子减轻压力,放松学习管理甚至休学,彻底禁止电子产品,或过度补充营养品,事实上过度的保护于病情无益。

当发现孩子有类似于抽动症的症状时,家长不要过分着急,应该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