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白酒有5大好处,谨记喝酒“三不宜”,酒后“两不做”!
白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解放后才被称为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我国白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一些重大的场合,常常配以:茅台、五粮液等国酒饮用,可以说白酒就是国家的文化象征!
常喝白酒有5大好处
1、开胃增香
在进餐的同时,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当然过多饮用会导致肠胃不适。除此之外,白酒也是很好的烹饪调味品,有很好的去腥、除腻、消苦、减酸、增香等效果。
2、袪除湿气
人到中年,适量喝白酒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常年的工作劳累,有不少到中年的人患有颈椎病、关节炎、体内湿气重等症状,适当喝些白酒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去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3、预防心血管病
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起到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4、消除疲劳和紧张
少量饮用白酒,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缓解疲惫,松弛神经的功效。白酒能够刺激血液循环,饮用者的身心会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少量饮用后会倍感轻松。
5、改善睡眠
白酒中的成分很复杂,这些物质中有很多成分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如果有失眠症状的人,睡前饮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起到健胃的作用。
喝白酒也有“三不宜”
1、不宜烟酒齐下
常有“喝酒不吸烟、吸烟不喝酒”的原则,喝白酒时要避免烟酒碰到一起,因为酒精而扩张的血管又因为吸烟而收缩,会给心脏带来负担,而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起到双重损害。
2、宜慢不宜快
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且损伤肝脏程度也会降低。
3、不宜两掺
酒桌上常见于白酒兑啤酒、白酒兑饮料这样喝酒的方式,由于兑入其他东西,会显得酒味浓度不高,便于下口。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挥发,如果与白酒同饮,就会带动酒精渗透。这样做往往会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等症,同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谨记酒后“两不做”
不吃醒酒药
醒酒药可暂时让人摆脱醉酒症状,但实际上却会将醉酒时间延长。另外喝醒酒药的话,会使胃催吐,加剧胃损伤。
不立刻睡觉
酒精是靠肝消化代谢的,如果立刻睡觉,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得缓慢,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
三大信号,说明不能再喝酒了
信号一: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摄入过多数日内即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临床上多数病人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部不适、黄疸、腹水、双下肢浮肿以及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如口腔炎、周围神经炎等),可触及到柔软肿大的肝脏。
信号二:酒量下降
喝酒损害肝脏,当肝脏功能下降,导致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的时候,你就会比较“容易醉”。如果感觉自己的“酒量下降”,那么就需要限制饮酒了。
信号三:胃痛
喝酒除了伤肝以外,就是伤胃比较严重,如果出现胃痛,就要考虑有没有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特别是出现有规律的胃痛,比如吃完饭胃痛、或者饥饿的时候胃痛。
过量饮酒,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尤其是伤肝,所以,爱喝酒的朋友要多注意自己的肝,在喝酒的同时也要多注意保养肝脏。
酒前一杯酸奶胡麻仁油:酸奶具有丰富的乳糖和益生菌,酒前饮用一杯可以在胃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酒精的吸收,而胡麻仁油中富含丰富的α-亚麻酸,α-亚麻酸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益于肝细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细胞膜的抗病毒性,防护肝细胞免除病毒的损害。在酒前将5~10ml胡麻仁油拌入200ml酸奶中,充分拌匀即可。
酒后一杯蒲公英甘菊茶:由于蒲公英具有保肝利胆功效,善于清肝、胃热,去火消炎。临床上凡肝中郁热所见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均可加用蒲公英。菊花味辛甘苦,能清肝火,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金银花性甘寒,气味芳香而药体轻扬,自古被誉为良药,能清热解毒,可改善口臭,清除体内毒素。
自制养胃汤—紫苏生姜红枣汤
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将鲜紫苏叶切成丝,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开锅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然后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即可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