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阿司匹林,血管会变“脆”吗?能吃吃停停吗?涨知识了

文 / 健康家庭
2022-03-10 09:38

阿司匹林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物之一,可帮助清热解毒,改善神经疾病,同时抑制血小板凝聚,避免斑块囤积,出现梗死、堵塞等问题。#夏方养生指南#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以卵巢癌症成为全球第一大健康杀手,很多中老年人群,罹患血管疾病概率大幅上升,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新增,危害了人们身心健康。外加不健康生活习惯,趋势慢慢倾向于年轻化,就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范畴,必须长期服药保护血管。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则是黄金用药标准,可有效避免病情加重。

对此,很多患者表示,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对于身体健康有着莫大危害,尤其阿司匹林,甚至导致血管脆化、退化,吃久了反倒不利于病情逆转,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进来了解一下。

阿司匹林可帮助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囤积,预防斑块形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从而起到抑制血栓形成。此外还能加快毒素垃圾代谢,稳定血管内部环境,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罹患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旦血管出现堵塞,意味着血液循环受阻,血管狭窄,营养物质血氧无法正确供给到规定部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而阿司匹林出现,再也不用担心疾病加重的困扰。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是由患者罹患三高演变而来,尤其高血脂症,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囤积,使得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如此一来损害了血管弹性,影响正常血液循环,血压水平受阻,导致血管变脆破裂,出现急性梗死、出血。

而阿司匹林在预防血小板凝集过程中,可有效降低环氧酶活性程度,避免酸性物质生成,预防毒素囤积反复,保证血管通畅。

所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没必要担心,其性能并不会导致血管变薄变脆破裂。即便出现了意外出血、破裂情况,也和用药方面没有直接联系,多是患者病情未控制住导致。

不过大家在服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切勿自行换药滥用药。是药三分毒,若是因自身导致副作用产生,得不偿失。

相信很多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因此很是小心翼翼,身体缓解改善后,选择停服一星期,有啥问题再接着吃,因为这样能帮助缓解病情,同时也可做到减轻对于身体的二重伤害。

其实,这种服药方式完全错误。

因为人体内部的血小板水平持续处于动态上升趋势,浓度也在逐渐加强,并不会受其他环境影响下降,而服用阿司匹林,48小时内可对血小板凝集起到抑制作用。若是持续两天内服药,导致血小板凝结不受影响,药效挥发过去,容易使得大量被抑制的血小板新生增强囤积一处,诱发血栓生成,加重病情。

因此,任何用药都要遵循医嘱,合理给药,在保证服药前提安全状态下,呵护心脑血管健康。

阿司匹林片多在肠胃吸收后经肾脏排出,因此容易损害肠胃功能,系统及肾功能,若患者对于药物成分过敏,一定要立刻停药,更换其他药物使用。尤其以下几点在临床较为常见,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定期复查监测,副作用发生概率可降低为0。

1、肠胃功能紊乱、频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2、鼻粘膜,口腔黏膜,牙龈出出血。

3、排出黑便、柏油色便、消化系统异常,内部出血所致

4、诱发荨麻疹,红疹,红肿,热痛,水肿,肺气肿,哮喘等过敏性反应。

第一,若患者是易出血体质,存在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内部黏膜出血、胃穿孔,胃溃疡等,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加重病情。

第二,妊娠期妇女后三个月与前三个月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影响和血氧供给,容易导致胎儿先兆性流产,胎停。

第三,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必须要严格注意,千万不要与甲氨蝶呤合用,否则影响药效挥发,出现一系列副作用。

第四,若患者本身存在肝肾代谢功能疾病,慢性肝炎、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加重病情。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可预防体内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生成,同时作用于患者存在脑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房颤动、心跳加快、动静脉瘘、人工安装心脏瓣膜、心脏搭桥支架等术后形成的血栓,同时还可治疗患者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阿司匹林片

预防血小板聚集,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心肌梗塞,脑梗塞概率,减少脑出血,脑缺血,中风发生概率,呵护心脑血管健康。

阿司匹林肠溶片

可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血小板凝聚起到预防作用,可抑制血栓生成临床,主要用于预防脑缺血发作,心梗死,心房颤动和其他术后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

主要针对于血小板粘合凝聚合成起到抑制作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概率,预防中风脑缺血。

综合上述所言,阿司匹林是系统血管疾病患者的黄金用药基础,它的存在和使用,造福广大人民,其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原发病导致的后果来说,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出现问题,不要立刻停药,早早就诊,明确原因,遵循医嘱,从而评估是否减药换药或停药。

你吃阿司匹林有啥不适感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