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破!中科院破译“衰老密码”,有望延寿25%,实现老而不衰
《庄子·盗拓》言:人上寿者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百岁人生是不少人心中美好的愿景,如今中国科学家正将我们与百岁愿景拉近了一大步。
11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取得重磅发现,研究人员历时7年,成功挖掘出隐藏在人类基因组中诱导细胞衰老的遗传信息,删除该基因,最多可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25%,相当于找到“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开关。
1、中国科学家破解长寿密码
世纪之初我国刚刚步入老龄化,仅时隔20余年,国内60岁以上老人迅速突破2.6亿,老龄化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刻,令人心惊。如何科学应对老龄化,成为压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心头的巨石。
自2015年开始,刘光慧教授团队便利用CRISPR“基因剪刀”技术,对千万级个人类细胞进行了培养、筛选,最终验证选取出了百余个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的可促进细胞衰老的基因,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一个名叫“KAT7”的促老基因,清除此基因后,研究人员发现,超81%的小鼠年龄超过2年半(相当于人类的80岁),而该基因被表达后,这一数值降到了27%。
刘光慧教授形象的将KAT47基因比喻成“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开关,当开关开启时,人的细胞会加速老化,当开关关闭时,老化的速度就会减缓,甚至是逆转。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可以做到延长小鼠寿命的25%。
该研究作为国际衰老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欧美科研界长期在该领域的领头效应,为衰老的主动干预奠定了重要基础。
2、新科研能否助力弯道超车?
在此之前,美国长期占据着生命科学领域领头羊位置。2021年10月,国际知名期刊《Nature》公布全球学术排行榜,在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排名中,除了排名第3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排名第5的中科院和排名第6的牛津大学外,其余7家均来自美国。
2013年,哈佛教授大卫辛科徕便因发现延寿物质β-烟先胺核苷酸而名声大噪,并因此登上《时代》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名单,与之一同上榜的有马云、马化腾。
与刘光慧教授此次的“基因干预”法不同,大卫辛科徕教授认为:诱发衰老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内DNA损伤的叠加以及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因此哈佛研究院选择了”物质干预”路线,通过外部摄入β-烟先胺核苷酸,小鼠生理年龄由原本的22月倒拨回6月,剩余生存期也延长了近1/3,类似效果在其他哺乳动物上同样得到印证。
刘光慧教授表示:通过系统的解析灵长类多器官衰老的核心,发现限制卡路里能够减轻慢性炎症,同时我们也筛选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激活人体干细胞,对老化进行缓解。后者与哈佛研究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刚刚取得成果的KAT7促老基因,β-烟先胺核苷酸物质已经走到了商业化普及层面。2017年曾长期为实验室供给原料的生科企港基因,落地价格仅为四位数的“艾木茵”,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富裕阶层专享局面,通过京东等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后,行销成绩喜人,先一步抢占了市场优势。
基于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指标背景下,中信证券统计推算,“艾木茵”类抗老科技市场远期将达到千亿级别,如何达到“健康老去”成了国内科研者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短期内弯道超车仍有不小难度。
3、要长寿,更要健康长寿
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深度研究衰老机制,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已经成为共识之一。
2018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刊文,伊利诺伊大学流行病专家奥尔尚斯基表示,应加大对于“红色区域”的重视程度,即关注民众的健康晚年期,延长“健康寿命”而非预期寿命,艾木茵缔造者王骏教授也喊出“要长寿,更要健康长寿”的口号。
以长寿闻名的新加坡、日本更是早早的将减少老年衰弱,提升老年人口晚年质量列为头等大事,大肆鼓励衰老生物学研究。以此来看,刘光慧教授此次的研究无疑具有了划时代意义。不过同样要注意的是,此类基因干预法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目前主流的仍是以艾木茵为代表的物质干预法。
远期随着国内相关技术的成熟,相信不管是科研还是商业,我们都将具备弯道超车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