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内衣”真的保暖吗?困惑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文 / Eve姐时尚视野
2021-11-21 18:39

今晚冷空气抵沪,

申城又将一夜入冬,

气温降到1字头。

近期,

号称御寒神器的自发热保暖内衣,

成为了市民们的新宠,

线上线下销售火爆。

然而,在受到追捧的同时,追问和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发热内衣究竟能不能发热?

它的保暖效果真有这么好吗?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自发热内衣”关键词,产品信息多达百页,其中一款发热内衣月销量竟达3万+件,销量十分可观。在部分商品的宣传语中,“吸湿保暖”“37度恒温”“黑科技”这几个关键词不断出现。

在线下,记者走进大润发(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店)发现,这些发热内衣品牌众多、

款式各异

,面料更是五花八门,

价格也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在位于南京西路的某知名服饰连锁店内,HEATTECH系列发热内衣广受消费者欢迎。顾客陈阿姨看中了一款多舒暖HEATTECH女装上衣,然而

149一件的价格让她有些犹豫

同样,在位于南京西路伊势丹百货内的一家品牌内衣店里,店员热情地

推销着一款可以

吸湿发热的内衣

。店家表示,现在客人们都喜欢轻薄又保暖的衣服,最近几天这类内衣卖的不错。

“自发热”真能凭空发热?

看到“自发热”三个字,相信很多消费者会疑惑。能量是需要来源的,真的有材料可以无缘无故的自己发热吗?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发展,“自发热”面料多以“德绒”居多,因其腈纶独特的结构和比较高的蓬松度,能够

形成空气层

,更好地阻挡外界冷空气的进入;同时德绒会吸收掉一部分人体表面的

水蒸气转化为热能

,吸湿排汗的同时锁住温暖。简单来说,自发热内衣热量

来源就是

人体皮肤呼出的水蒸气

所以,

商家口中的

“自发热”

不是面料自己会发热,

而是通过

吸湿放热

达到保暖目的。

在这里,所谓的“自发热”只是把“吸湿发热”换了概念而已,本质上只是一种保暖手段,并不会自己发热。

吸湿发热真的保暖吗?

实际上,不管是天然纤维的羊毛、蚕丝,还是化学纤维的粘纤、腈纶,大多数纤维自身都天然具备吸湿发热的性能,并不是什么黑科技独有的,只是吸湿发热程度不一样。

据公开实验数据显示,纤维吸湿放热是个动态过程,所以保持恒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发热内衣的纤维吸湿能力有限,当吸水饱和时,就会停止吸湿发热,转为吸收人体热量,释放湿度。也就是说,自发热内衣其实一直在“吸湿-放热-放湿-吸热”的过程当中循环,人也就感到忽冷忽热。

总的来说,

自发热内衣的保暖性

可以超过部分普通的秋衣秋裤,

但也不会超太多。

它可以用来缓解

环境突变带来的寒冷冲击,

但很难长效抵御严寒。

自发热内衣为何价格差距较大?

如今,自发热内衣炒得火热,看似同样的产品价格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主要就取决于

德绒混纺的材质

由于冬天温度、湿度较低,摩擦产生的负荷无法导出,从而更容易引起静电产生。如果与低廉的化纤混纺,更容易引起静电,而德绒与棉及品质更好的面料混纺,则会减少摩擦效果有效的,预防静电的产生,价格也相对高一些。

此外,如果德绒和更优质的面料混纺,则面料的蓬松度会比其他廉价的面料更高一些,穿起来感觉毫无负担感,更柔软轻盈,自然价格也略贵,所以:

买德绒千万别只看商品名,

学会看成分至关重要。

自发热内衣如何挑选?

由于不同发热内衣的原料组成有所不同,个人的皮肤适应能力、过敏源也不同,贴身穿的话,容易引起过敏等不适,因此尽量选择含有良好吸湿保暖性的面料,比如羊毛、莫代尔、粘胶纤维、腈纶等成分。

对于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或者好动易出汗的小朋友来说,自发热内衣不一定适合。消费者一定要在了解其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购买。

面对入冬的降温降雨,

与其把保暖希望寄托于发热内衣,还不如多穿点

。毕竟衣服层数越多,衣服和衣服之间的空隙就越多,空气也就越多,从而阻止热量的散发。

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加注意,不要轻易相信虚假炒作、误导性概念宣传,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消费。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视频:陆安怡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