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该怎么调

文 / 健康快谈
2021-08-28 18:35

现在体质养生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众多养生人士的参考要点。不同人属于不同的体质,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调理,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下,常见的7种体质,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该如何调理? 一、气虚体质 最大特点——懒 气虚的人,总会觉着全身疲乏无力,在工作学习中精神不振,懒的张口,不想说话,即使说话,声音也很微弱,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摸气虚人的脉象,会发现脉虚无力。这种人喜静怕动,有自汗现象。

调理气虚——黄芪水 材料: 生黄芪10克。 做法: 直接泡水喝,气虚者一般喝半个月以后,就能见效。 分析: 黄芪是人人皆知的补气药,有利水消肿、补脾肺气、脱毒生肌之作用。此外,黄芪对于解除自汗也有很好的疗效,非常适合气虚之人。 功效: 适合气虚之人饮用。

二、血虚体质 最大特点——肝血不足 我们口中经常所说的血虚,就是指肝血不足,具体来说就是脏腑、经脉由于血液亏虚或者血的滋养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胃虚弱、急慢性失血、思虑过度等,都可能会导致血虚的发生。 调理血虚——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赤小豆和粳米都洗净备用。2、把赤小豆放入水中先煮5分钟。3、下入粳米,煮至豆烂米熟即可。

分析: 赤小豆具有补血之功效,李时珍称它为“心之谷”,可见其非常适合血虚者食用。 功效: 适合血虚之人食用。 三、阳虚体质 最大特点——怕冷 中医经常讲“阳虚则外寒” ,主要含义就是人体阳气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来抵抗外在寒邪的侵袭,人就变得非常怕冷。阳虚体质者,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四肢冰冷。这是身体机能的不足,气血不足,肌肉得不到该有的温暖,所以身体就趋于一种寒冷状态。

调理阳虚——韭菜粥 材料: 韭菜90克,粳米9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 1、韭菜洗净、切细备用; 2、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入清水适量煮粥; 3、待熟时,调入韭菜、调味品等,煮为稀粥服食即可。 分析: 韭菜辛、温,入肝、脾、肾、胃经,具有温阳补肾、行气活血之功效。是补阳虚、调和脏腑、温脾胃的最佳食补材料。 功效: 适合阳虚之人食用。

四、痰湿体质 最大特点——肥胖 痰湿体质的人多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容易出汗,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舌苔白腻或甜,喜食肥甘甜腻,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调理痰湿——白扁豆粥 材料: 白扁豆15克,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白扁豆、大米洗干净。 2、扁豆研细,和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3、待熟时,调人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五、血瘀体质 最大特点——血脉瘀阻 血瘀就是血脉瘀阻不通,一般是由于人体某一局部或者是脏腑,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血行不通畅,或者是血液留滞不行所发生的病变。中医有句老话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血脉瘀阻不通,就会出现皮肤有斑点、瘀斑、出血、肤色青紫、月经不调或者夹有血块、水肿等一系列表现。 调理血瘀——油菜粥 材料: 油菜200克,大米120克。

做法: 1、把油菜洗净,切末备用。 2、把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放入油菜,煮至粥烂熟即可。 3、或者将油菜榨汁,调入大米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即可。 分析: 油菜味甘,入肝、脾、肺经,能凉血散血、行滞活血,可用于痈肿丹毒、劳伤吐血、热疮,产后心腹诸疾及恶露不下等症。 功效: 适合血瘀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