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爱吃小龙虾的你,快查收这份夏日饮食提示!
夏天
简直就是啤酒
小龙虾的天下!
然而要说最有争议的食物
小龙虾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吃小龙虾会重金属中毒
导致急性肠胃炎
虾头不能吃
这样的声音年年都萦绕在耳边
这些说法真的可信吗?
小龙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淡水虾之一,环境适应性较强,杂食且生长速度较快,抗病性较好,可耐受污染的水质环境,所以不少人认为小龙虾很脏,但其实它们更喜欢新鲜食物和清洁的水源。
小龙虾的蛋白含量约为18.9%,脂肪含量约为1.1%,糖类含量约为1.0%,属于高优质蛋白食物,且富含碘、硒、锌等营养素,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和其他常见淡水虾一样,属于营养丰富的食物。
有关小龙虾的灵魂三问
为什么吃小龙虾容易腹泻?
昨天某某在大排档吃完小龙虾后又腹泻又呕吐还发热,还去医院输液……
类似这样的消息还真不少见。
如果小龙虾不脏,那为什么这么容易“中招”呢?
小龙虾没熟透
可能是餐馆为了提高翻台率,或是食客追求鲜嫩,小龙虾没烧熟,其中的细菌未被高温杀死,于是发生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小龙虾变质
小龙虾不新鲜或死后变质了,但一些黑心商贩却还在卖。
配料、油、就餐环境不好
大家都知道,一道麻辣小龙虾,用到的油和配料可不少。
而街边大排档,可能会用地沟油、不新鲜的配料,加上餐具不干净、就餐环境也十分堪忧……
小龙虾重金属超标不能吃?
小龙虾以水草、藻类、水生昆虫为食,这些食物中能够携带的重金属含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小龙虾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
随着小龙虾不断生长和脱壳,重金属会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量未必会超标。
有不少相关实验对小龙虾含有的铅、镉、铬、砷、汞五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由此可见,小龙虾重金属含量高、不能吃的说法,是个谣言。
此外,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小龙虾会生长缓慢、外壳变异,直接影响外观及市售。因此,养殖者也会主动避免污染,采取人工淡水养殖。
小龙虾的头到底吃不吃?
吃头派
虾头里面黄黄的东西,味道像蟹黄一样让人回味无穷,不吃太可惜了!
吃身派
虾球才是正义!虾头里面都是脏东西,才不要吃咧~哼~
所谓的“虾黄”,其实就是小龙虾的消化腺,也就是虾的肝脏和胰脏,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硒以及各种维生素。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动心?
但是你忽略了重金属污染……
小龙虾头中有砷、镉、铬等有致癌风险的重金属,理论上是每摄入一些就增加一丝致癌的风险,所以保险起见,不建议大家吃小龙虾的头部。
啊?那已经吃了虾头会不会有事呢?
别慌。
消费者吃小龙虾主要集中在夏天,只要你不是天天吃、顿顿吃、常年吃,那么对于已经下肚的部分不需要过分担忧,日后注意即可。
考虑到养殖虾蟹的富集情况较轻,成人一般不足为虑。不过对于儿童、孕妇、体弱者,还是适当少吃虾头为好。
小龙虾,应该怎么吃?
01
购买需谨慎
购买小龙虾时,尽量选择合法人工养殖场售卖的小龙虾,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不明出处的小龙虾。
02
清洗要细致
买回小龙虾之后,建议先放在清水中,让其吐净身体中的泥沙和其他杂质。
清洗小龙虾,先将鳃、细爪剪掉,然后将虾体背上的黑色肠线抽掉,用小刷子将虾壳刷洗干净。
03
拒绝“半生不熟”
烹调小龙虾时,温度一定要达到100℃,并且持续加热30分钟以上使其完全熟透。如果小龙虾是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更要适当延长加热时间,这样才能熟透。
04
选择靠谱的餐厅食用
大多数人吃小龙虾都会选择“外食”,建议选择信誉较好的大中型餐厅,对于大排档、路边小餐馆而言,卫生情况、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05
适量食用
吃小龙虾应注意“适量”,每周食用最好不超过2次,不要因为过度食用给身体带来负担。
一般虾体当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大多富集在外壳、内脏和鳃当中,所以吃的时候请选择小龙虾的虾肉,尽量避免食用内脏和头部。
番外:夏天必知的饮食小知识
夏季饮食
学问多
除了小龙虾
还有哪些美食
食用要适度?
1
不管是水煮花生还是油炸花生米,都属于高脂高热量的食物,过量食用会导致能量超标。
2
70克带壳毛豆的热量约等于1两米饭或小半个馒头的热量。
3
烧烤食物高温加热易产生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损害健康,且多数会刷油,无形中又增加了脂肪量,导致热量更高,健康隐患更多。
4
冰啤酒、饮料易刺激肠道,同时要少喝高糖饮料。
参考资料:
1.光明网 《小龙虾千万不能这么吃!已有人中毒险昏迷!》
2.果壳《很多人因为这六个原因不吃小龙虾》
3.生命时报《小龙虾摊上大事了,看完再决定要不要吃》
4.钱江晚报《吃完小龙虾就发作!杭州这个科室全是苦不堪言的年轻人,医生都心疼:管住嘴啊》
5.丁香医生 :《小龙虾,吃还是不吃?如何安全地吃?》
6. 网易新闻:《小龙虾很脏?恕我直言,你们对小龙虾一无所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头条”
《@爱吃小龙虾的你,快查收这份夏日饮食提示!》
投稿及关注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