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护龄的急诊护士,工作起来是什么样?

文 / 健康都乐
2021-05-06 00:4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杜岳

今年41岁的杜岳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到今年,她从事急诊工作整整20年。

杜岳在分诊区接收患者

3月5日,杜岳像往常一样穿梭于各个病区,查房、分诊、交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当天抢救室里抢救了15名病人,整个急诊科接诊500多位患者。相对门诊来说,急诊科的工作环境相对嘈杂,突发情况多、体力消耗大,所以对急诊护士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也更高。

监护室门口停放的平车

杜岳换隔离服准备查房

2001年,刚刚毕业的杜岳被分到急诊科,这也是她在上学时最向往的科室。虽然急诊科又忙又累,但杜岳却说,它有自己的美丽。“当病人和家属最急切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到他们,这就是急诊科最美丽的地方。”杜岳对记者说。

杜岳和同事在照护患者

在急诊科的监护区病房里,重症病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身边的仪器发出有规律的声响,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环境会让人产生紧张感和复杂的情绪,而在杜岳和同事的脸上则看不出紧张,而更多的是笑容。

杜岳在一位病人耳边与其交流

杜岳来到每一位病人床前查看护理情况,她时常俯下头在病人的耳边轻声细语,内容大多是鼓励、问候,还有拉家常。杜岳说:“这些病人独自在这里接受治疗,心里多少会有些恐惧,和他们聊聊天不仅可以了解身体状况,也可以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

杜岳和同事设计的“需求板”

在监护区的一角放着两个圆形的板子,上面有“关灯、下床、想家”等字样,杜岳介绍,这是她和同事们设计制作的交流工具,有些患者因为病情不能说话,所以护士会拿着板子让病人来指出需求。“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高效率地了解病情,也可以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安抚。”杜岳说。

杜岳竖起大拇指鼓励一位患者

对于急诊监护区每位患者的情况,她都烂熟于心。护士们每天与患者朝夕相处,细心照护,关系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杜岳说:“他们的亲属不能在身边陪伴,但是我们每天可以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和这些患者的关系更像是亲人。”

杜岳拉着一位患者的手,询问病情

在急诊科工作了20年,杜岳一直深爱着这个职业,对于医患关系她也有着自己的感悟。杜岳说:“当你看他所看,想他所想,你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就不一样了。医务工作者要有同理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给患者最需要的帮助。”

谈恋爱不如多学习

还有件事麻烦您:

便于文章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麻烦您

在订阅号列表长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