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调理便秘的良药,乾隆御医黄元御:荡涤肠胃之力,莫与为比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21-03-29 19:20

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养生家王充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意思是在强调肠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有很多人经常出现肠道问题,诸如便秘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提到便秘,就有人对此感同身受,因为便秘给人带来的困扰实在是很难受。

一般多少有点养生常识的人,对于便秘这种问题,都会想到喝一点大黄之类的中药。的确,大黄是一味泄热通肠的中药,对于实热便秘的确是对症。对于大黄通便的用途,其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中,书中记载,大黄能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无论是肠胃中的“宿食”还是“留饮”,大黄对此都是有良效的。

大黄这味中药,曾被医家们戏谑地称道,它是草药王国里的“贱婢”,因为山野路旁随处可见,而且长相也不好看,即便救了人也没人感谢它。中医界曾有这样一句话,“人参杀人无怨,大黄救人无功”,什么意思呢?即便是吃人参导致身体出问题,没有人怨恨人参,因为人参是补药,很多人即便是吃大黄救了一命,也不会感激大黄,因为大黄是泻药。人参是补药,价值千金,大黄是泻药,一文不名。

然而,大黄自《神农本草经》之后,医圣张仲景对它也是十分钟爱,比如大承气、小承气、大陷胸、小陷胸等经典名方都用到了大黄,还有下瘀血汤、抵当汤、大黄䗪虫丸等活血化瘀良方,都离不开大黄的身影,将《神农本草经》中所说大黄的“下瘀血”、主“寒热”、“破癥瘕积聚”等功能都用诸于临床,而这些良方,延续千年而不衰,可见仲景用药之精炼。

所以,如果单纯地把大黄当作一味泻药,那就太过狭隘了。乾隆御医黄元御对于大黄的药性也颇有独到见识。从性味来说,大黄“味苦,性寒”,从归经来说,大黄归“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从功能来说,大黄“泻热行瘀,决壅开塞”,从主治来说,大黄“下阳明治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大黄这味药也曾被医患称之为“虎狼之药”,因为它的泻下的力量峻猛,乾隆御医黄元御认为,大黄在通利方面的作用极为强大,他在《长沙药解》中指出,“一切宿食留饮,老血积痰,得之即下,心痞腹胀,胃结肠阻,饮之即通”,并进一步论述,“湿热瘀蒸,非此不除,关窍梗塞,非此不开”,可见大黄的作用的确非同凡响,黄元御还说,“荡涤肠胃之力,莫与为比”。

大黄这味中药,不仅用途广泛,炮制和煎服方法也比较讲究。一般来说,大黄的炮制主要三种,一是酒浸,用黄酒浸泡大黄之后,微微炒黄,这种大黄具有清上焦血分热毒的作用;

二是蒸熟,用黄酒或者蜂蜜浸泡后,然后蒸熟后晒干,这种大黄具有泻火解毒的作用,而且泻下的力量比较缓和;

三是炒炭,将大黄炒焦,这种大黄具有凉血化瘀止血的作用。对于大黄的煎服方法,如果用于泻下,大黄一般宜后下,且不宜久煎。

大黄这味中药,主要作用在于“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主要用于实热证,所以,也总有一些症候是不能用大黄的。比如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等情况,就不适宜用大黄,如果没有实热、积滞、瘀结的情况,也不建议使用大黄,在这,女性在孕前、产后,都要谨慎使用大黄,在怀孕期间,不宜使用大黄。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