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高手”找到了,开水里撒一把,清扫血管垃圾,血栓不敢来犯

文 / 健康科学饮食
2021-03-24 20:51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

堵塞血管的物质叫做血栓,血管内一旦有血栓形成,就像在血管内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会发生堵塞。

01你的血管堵塞了吗?不如花几分钟测试一下

方法1:抬腿

仰卧平躺在床上,把双脚伸直抬高至45度左右,坚持2分钟左右,然后观察自己的双腿。

如果腿苍白,甚至有点蜡白,皮肤呈现透明状。等脚拿下去,恢复正常坐姿,腿又会变成潮红,而不是正常红。这就说明腿已经有了缺血症状。

方法2:摸脚背

在脚背的正中最高点,轻轻摸,能够感受到脉动。一般而言,如果平时能摸到这个脉搏,证明血液流通非常顺畅,直达脚部。

如果行走一段距离之后,腿脚有酸痛感,并且足部动脉消失,就可能发生了轻度的动脉血管堵塞。这是因为,运动时耗氧量较大,如果有堵塞情况,血液会供给不及时,脉动便会降弱。

02血栓出现前,这6大“信号”要留心

1.睡觉单侧流口水

特别是老人,如果睡觉的时候总是单侧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就要小心是不是因为血栓导致的了。因为血栓会导致咽腔局部肌肉功能失调。

2.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 200/120mmHg 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

血压突然降至 80/50mmHg 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3.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4.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5.突然发生眩晕

忽然出现瞬间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甚至是一过性失明,常在几秒或几十秒恢复正常,被称为单眼一次性黑蒙,通常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因发生时间短,易被忽略。

6.四肢肿胀

这是深静脉血栓典型症状之一。因为血栓会导致腿部的血液流动受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肿胀。虽然腿部肿胀比较常见,但是也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大腿出现迅速的肿胀并有痛感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03容易诱发血栓的3个长期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1、长期“三高”饮食

高油、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饮食,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加重血流的负担。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腻;多蒸煮,少油炸。

2、长期抽烟喝酒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因此,远离烟酒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

3、长期久坐不动

有研究发现,坐在电脑前 90 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 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专家建议,使用电脑 1 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

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04远离血栓,“3多原则”要牢记

1、多勾脚

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具体方法: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每次勾脚、绷脚,要尽量达到最大幅度,动作要尽可能缓慢柔和,双脚同时做效果更佳。

2、多喝水

水被称为“速效稀释剂”,一夜沉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时耗用的水,都是血液变稠的相关因素。

科学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饮水首先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

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

茶水有利于降低我们血液的黏稠度,降低脂质在我们血管中堆积的几率,对于降低我们的血脂有很大的帮助。每日冲泡三五杯,血脂会慢慢地降下来。

菊花:不但能够清热解毒,还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管堵塞;

决明子:清肝明目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血栓;

金银花:能疏通血管还能保持血管弹性。

将菊花、决明子、金银花,与牛蒡根、桂花搭配在一起,有事没事开水里撒一把,清扫血管垃圾,血栓不敢来犯。

3、多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花青素被称为“血管的保护剂”。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血管的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攻击伤害,从而让血管保持干净如新,保护血管健康。

桑葚干就是新鲜桑葚烘干后得来,有研究表明,桑葚中富含花青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特别是花青素,桑葚是同质量下自然界的花青素之王,花青素被誉为“生命青春因子”,抗氧化性是维生素C的20倍,是维生素E的50倍。

它不仅可以减少脂肪吸收,是保护血管的重要元素!被誉为“天然营养剂”。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葚,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

历代医家认为,桑葚乃是桑的精华所结,味甘性寒,入心、肝、肾三经,营养丰富好吸收,对肠胃不好的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最后记住口诀——走路“三五七”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身体极好者可达到190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150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56岁男子,尿酸高达810,半夜肾衰入院!家属:都怪干这事没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