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能通过走路看出来吗?看看一份长达14年的研究结论
自从社交平台上有了比拼运动步数这项小程序后,很多人就习惯了每天刷步数,不愿意落后于人,有的人甚至为了排名靠前每天大量刷步数,所以那些排名靠前每天都能走两三万步的人真的很厉害,就像走马拉松一样轻松。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我们如此习以为常的走路,竟也和寿命挂上了钩。有研究指出:寿命长短,能通过走路看出来。
寿命长短,能通过走路看出来?有可能
步数不仅能用来比高下,还可以通过走路看出寿命长短。美国一所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受试者是3万多名老年人,经过长达14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走路更快的老年人要比走路慢的老年人寿命更长。一个成年人的步行速度是每秒0.9米,如果老年人能达到0.8米每秒,那么他的寿命比步行速度每秒0.6米的老人更长。
为什么走路会影响寿命?
走路看起来是很平常的运动,但是想要走得好、走得快却需要一定身体基础,那些身体健硕的老年人才能达到理想步速,而患有心脏、肺部、腿部疾病的老年人,是无法走得那么快的。走路需要全身的骨骼、肌肉、神经一起配合,大脑发出指令,然后才能走得行云流水。而且每个人的步速基本上是稳定的,养成了固定的习惯,很难改变,已经和自身的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相适应,所以即便是平时走得比较慢,想要突然改变也不太可能。
当然,步速和寿命有一定关系,并不是说走路慢就一定短寿,还要和其他因素联系起来。有的老年人走路快可能是因为性子太急,光从这一点来判断寿命其实不太全面,还需要结合老年人其他健康指标一起评估。总的来说,走路快对寿命还是有影响的,毕竟有个成语叫“健步如飞”,若是一个人到了65岁依然走路很快,身体肯定不会太差。
为什么人老了走路会变慢?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年人走路总是慢吞吞的,有的人还要拄拐,是不是每个人老人走路都会变慢呢?答案是肯定的。肌肉和骨骼在人类30岁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逐步流失,呈曲线下滑,到了60岁以后肌肉和骨骼力量明显减弱,所以很多老年人出现骨折、乏力、牙齿松动、少肌症都是这个原因。
再加上每个人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不同,如果你喜欢吃咸口味的食物、不注重补钙、久坐、卧病在床,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肌肉和骨骼情况。此外,50岁以后多种慢性病、动脉硬化、骨质增生等等也会影响走路速度。所以老年人走路慢是有多种原因的,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是不是走得越快越好?
虽说走路快有利于健康长寿,但凡事还是要量力而行,不是越快越好。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走路应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延长寿命或者和谁比拼。如果你患有骨骼关节疾病,一味地追求速度反而会伤害身体,出现骨折或摔倒的情况。
想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正确走路?
一、走路不是越多越好
中老年人每天的步数达到7000步就已经能达到锻炼效果,如果身体素质不太好,可以将5000步作为目标,研究发现,当步数增加到7000步时死亡率会降低,如果再增加到一万步,死亡率基本上不会有改变,所以中老年人没有必要追求万步走,能走7000步最好,走5000步也可以。
二、走路不能三分钟热度
凡事都要坚持,走路也是如此,看起来不费力气,但是若要每天坚持步行45分钟左右,还是有些难度的。很多人坚持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效果就像放弃,不管是什么运动,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效果,要想对血压、血糖好,起到减肥燃脂的效果,必须长期坚持才可以。
三、走路不能太随意
走路要讲究正确的姿势,不能拖沓着脚走,也不能插着口袋走。在步行过程中保持上身自然挺拔,目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正确的走路姿势有利于保护膝关节和踝关节,减少意外伤害。
由此可见,走路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但是长寿还和多种因素有关,饮食、疾病、情绪、医疗等等,如果想健康长寿还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