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护阴,才是长寿健康的根本,别等失去才珍惜就晚了

文 / 优悠的健康日记
2021-01-08 19:32

在《黄帝内经》中,岐伯提出了中医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

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讲起来通俗易懂,方法也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因为,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增加,一些企业集团老总,年轻演员,精英们的英年早逝,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学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后悔不已。

上面提到一个阴阳的概念,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那么到底什么是阴阳呢?

阴阳其实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它认为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

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

“阳”的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在我们国家,西北的温度要较东南低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

《素问》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上讲,整个西北方向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向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温度上的差异。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从能量角度看是一个吸能、储能过程。它使可直接放能的高能化合物减少,产热减少,物质储存增多,血、津液、骨、肉等有形成分得到补充,总趋势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的向内过程,也可以说是从能量转变为有形物质,即“阴成形”的过程。

分解代谢是分解消耗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它使可直接放能的高能化合物增多,产热增加,物质储存减少,总趋势是一个异化体内有形物质向外释放能量的发散过程,主要表现为消耗体内的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阳化气”的过程。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生命才能持久运转。

一位德国的传染病专家米勒曾说过:“在从事体育活动或工作时,能量消耗的增加会缩短人的寿命。”例如,一只鹪鹩在一生中也就是2~4年中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只乌龟一生50~100年中所消耗的能量。一个生物用完了它所有的能量就会死亡,米勒的话很有道理。

有人曾将动物比做燃烧的蜡烛,燃烧越旺,它的寿命就越短。

所以,在人的生命中,要养阴惜阴,就要像仙鹤、乌龟一样好好地养护我们的身体,养护我们的“阴”,只有这样才能使生命更健康、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