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早上走路1小时,晚上饭后走路1小时,对身体有何影响?

文 / 爱问健康180
2021-01-06 10:20

由于经济水平和医疗保健设施的完备,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公园里老人运动的场景也是随处可见。而所有运动当中,走路是最没有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老话也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说明走路锻炼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60岁以后,早上走路一个小时,晚上饭后走路一个小时,对身体会有何影响呢?

其实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已经开始逐渐出现老化的现象,不过是属于一种正常的衰老现象,谁都无法避免,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打破,但是可以通过日常的运动来延缓身体的衰老,经常走路就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在走路的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跟着运动起来,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得到加强,加速身体内毒素的排出,而且还能够提升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疾病的出现等等。

但这些是建立在合理运动的基础下才能达到的效果,一旦运动不当的话,对身体的损伤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走路过多损伤关节

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磨损程度会加重,尤其是关节耗损会更严重,不少老年到了这个年纪之后,开始出现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而早上和晚上饭后走路一个小时的话,其实运动量来说的也不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的话,其实关节耗损会更加的严重。建议平时在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也不一定非要控制在一小时,身体不适的话运动半小时也是可以的。

其次,走路过长影响睡眠

很多人平时早上的时间比较紧张,而且吃的也不是很多,因此选择早上走路的相对来说少一点,而更多的老人会选择晚上走路,时间充足,但是如果不注意运动的时间的话,可能会导致大脑异常的兴奋,到了睡觉的时候,也很难平静下来,更容易出现失眠的现象,长时间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免疫力也会降低,对身体的损伤更大。

最后,身体会感到疲劳

其实如果早上和晚上都各走路一个小时的话,那么叠加在一起的话,就等于是两个小时,即使速度不是很快,那么身体每天也将近有700大卡能量的消耗,而且在晚上运动之后,中间也就隔了几个小时而已,对于肌肉关节的修复其实是很不利的,甚至还会让人感觉到更加的疲劳。

因此,过了60岁之后,走路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如果过量的话,对于身体的损伤也是无法忽视的,因此,平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

走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1最好饭后半小时后走路

晚上走路其实好处也是很多的,但不少人也会进入走路的误区,比如吃完饭立马放下碗筷开始进行走路,其实这样的做法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因为食物进入肠胃之后,会进行消化,此时正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这时候立马进行走路的话,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腹痛的情况发生,建议最好在饭后半小时之后走路,并且在睡前一个小时之前结束。

02走路之前进行热身

走路虽然是一个难度系数比较低的一个运动,但在这过程当中却会频繁地用到关节和肌肉,一旦没有进行热身的话,那么很容易出现肌肉和关节的损伤,最好每次走路之前进行两到三分钟左右的热身,中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休息,在走路结束之后做做腿部拉伸的工作,能够使身体得到很好的放松。

03选择舒适的走路装备

很多人平时比较随意,在走路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讲究,甚至穿着拖鞋走,这样的走路一般脚后跟着地,前脚掌不着地,这种走路的方式其实严格来说的话是一种不健康的运动方式,走路的时候最好将脚部所有的面压到地面上,这样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因此最好选择一双适合走路的运动鞋,以免出现运动不当的现象。

因此,虽然走路是一项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但里面的注意事项还是很多的,一旦走错的话,对身体的健康只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