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比别人爱出汗?这个800年前的方子,教你摆脱自汗!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天气并不热,却仍然出汗很多。我有个胖胖的同事, 每次午饭的时候,同样吃了一碗面,其他人谈笑生风,只有他冒着热乎气儿吃得直出汗,感觉像洗了个澡……
你身边是不是一样?有些人吃了半碗饭,后背前胸满头大汗,有些人,走两步路、上几层楼梯都要出汗……为什么有的人动不动就大汗淋漓,有的人则岿然不动?你是哪一种呢?
那么,出汗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首先,怎么出现的汗液?
《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这里,汗的形成,需要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阳,阳化气;
二是阴,阴成形。
打个简单的比喻:在农村做饭的时候,我们经常烧炉子,底下放着柴火,锅里有水,大火把水烧开了,形成的气机流动,在锅盖上会有水凝珠出现。对应到人的身体,则出现为汗液。
所以,出汗也是个力气活儿的~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汗为心之液”,适量出汗有利于气血运行,但出汗过多,是会“伤心”的!大量消散津液,会导致心气或心阳无所依附,容易出现心悸之症。所以那些经常出汗的人,容易疲劳、小脸煞白、心慌,出汗出多了,人一直在漏啊,相当于身体的水龙头没有关紧啊,哗啦哗啦伤掉的就是津液和阳气。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汗多呢?
出多少汗,不是由汗多汗少、天热不热来决定的,而是由体表来决定。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用两个袋子来装水,一个是塑料袋,另外一个是麻袋,众所周知,塑料袋装水是不漏的,但麻袋的水会不停地向外漏。那些出汗不止的人的皮肤,就好像麻袋上的孔一样,没有收摄之力。《内径》把汗口称作“玄府”,又叫“气门”,通常那些气虚的人,就是毛孔的收摄出问题了,该打开的时候不打开,该关紧的时候,又关不上。
哪种情况我们称为自汗呢?
中医定义为:在安静状态下,不因劳动、天气过热,而汗出,动则益甚,称为自汗。
治疗在辨证基础上以补气、生津、敛汗为主,把麻袋一样的毛孔收摄住,补充被消耗的津液,再以提升正气,让肌表恢复正常的固护能力。
▲人参、麦冬、五味子
一个3味药的方子,治疗自汗
〔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心脾肺肾同补,补气又生津,为君;
〔麦冬〕 麦冬甘寒,养阴清肺,又生津,为臣;
〔五味子〕 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能收敛心神、敛汗,又可生津止渴,为佐。这个经典方子叫:生脉饮,是夏季养心的一个方子,也可以说是一个饮品。千万别小看这个方子,简单的三味药一起相得益彰,一补,一养,还能生津,可以把出汗损失的气补回来~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尤其是夏天,暑邪易伤人心气,造成烦热、虚累、窒闷的时候,生脉饮酸甜可口,养心生津益气,可以说是清暑的最佳饮料了。
自制版的生脉饮
接下来教大家自制生脉饮,由于它药味比较少,炮制也很简单,所以,如果有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自制的~古方中,生脉饮所用的三个药的用量分别是:人参五分,麦冬五分,五味子七粒。五分相当于现在的1.5克,这是一剂的量,剂量很轻的。
我们按上面的量泡在杯子里就行,可以一直加开水,一直到冲淡到无味时止。但最好的方法是煎药、或者隔水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冲泡还是炖,放参的碗或杯子都要用盖子盖上,避免参的成分随着蒸汽挥发。
阴虚、热像明显的人,不适合用人参
中药里叫“参”的很多,但真正有补气作用的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需要强调的是,人参的作用虽然最强,但现在的人参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出来的,品质参差不齐。而且用起来也有禁忌,稍微有点热像的都不适合,阴虚的人或者是气阴双虚的人,服用反而适得其反!吃人参需要谨慎!
·阴虚体质自测·
◐
身体消瘦、腰腿总是发酸发软
舌质偏红偏瘦
苔少津,总是感觉口渴
为了防止人参用量过大,上火,也可以换成西洋参1.5g,西洋参性质平和,能兼顾气阴双方,还可以清虚火。
现在的片状西洋参很方便,直接用开水冲泡,像喝茶一样,喝到水中没有参的味道,再把参片嚼碎吃掉。
药房有成药出售,有党参、红参不同版本
现在药店卖的生脉饮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党参版本,一个是人参版本,人参版药效较强,效果来得快,用于症状严重时服用;党参版则相对来说平缓很多,可以日常服用。买的时候记得咨询一下中药师噢~
现在正值中伏,在热的要挂掉的时节,请一定记得生脉饮这个800年前的夏日饮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