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修身体越差?最好的养生,是不把身体看得太重

文 / 关注健康的逗逗
2020-11-10 09:03

1.

身如庙堂,又不把身体看得太重

不久前看到一位群友袒露心声,说自己曾在养生的漩涡里陷得很深。我猜他的意思是,有阵子把养生看得太重,以至于给自己加诸了很多条框、很多限制,反而更不自由,更紧缩更纠结。

随着年纪增长,大家都越来越爱惜身体,加上整个大环境变化,比如今年的疫情,都要求有一个好身体来应对外界的挑战。而且大家也都越来越明白身心一体、互为影响的道理,身体不舒服、不通畅,情绪也会比较多;反之,一个念头多、情绪容易激烈的人,也比较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胃部和乳腺等等问题。只有当身心处在一种相对和谐、舒畅的状况时,我们普通人才有可能更深入去探索生命的真相。否则痛都来不及,还哪有精力和能量更进一步?

痛苦总是最好的驱动力,驱动改变发生。因为身心方面的痛苦,很多朋友都开始学习中医、印度阿育吠陀医学或者各门自然疗法,也纷纷练起了瑜伽、太极、八段锦等等功法,这些都非常好,非常有必要。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像最开始那位朋友讲的,好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生活中多了许多禁忌,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这个吃了会寒凉那个会上火,特别多规矩,结果一路保养下来,身体并没有好太多,反而越活越紧张了。

爱重身体本身是好事。听到许多佛弟子说他们原本很不在乎身体,认为身体是臭皮囊,太在意身体和外表会影响修行。然而多年吃斋念佛打坐下来,身体却出了一身病,反而更影响修行,这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迪帕克博士曾说,身体是被设计出来的最好的学习工具。意思是说,我们的五官、五感、五脏六腑都是上天赐予的工具,帮助我们「取得真经」。古语曰「身如庙堂」,我们应该很爱护、珍惜和感恩我们的身体,要好好地保养。

但如果我们把身体当成自己,就又把意识局限了。就是因为身体感如此清晰而强大,所以我们很难放掉身体,总会被各种不舒服困住,被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带走,于是难免陷在养生、保健,甚至医美的漩涡里难以自拔,不停妆点这幅身体。

还是那个议题:卷入。「人」这个身心复合体,非常容易被吸引和卷入到某个情境里去,而形成某种偏好和倾向。

有时候我们特别爱养生,有时候特别能放纵,有时候特别爱算命占卜,有时候又躲进山里清修不肯踏进尘世半步......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注意力的聚焦——过于投入在某一个局部,而忘了整体。

当然,投入也是好的,至少那个阶段是相当专注和精进的。

但是再深入一步,真正的冥想、静心,却和这种聚焦、专注有所不同。它似乎是发散的,是放掉中心,放掉目标,是注意力保持清醒却又不卷入在某个局部。它没有边界,没有障碍,没有好与坏,没有行与不行,不落定和停驻于某处。

要达到平衡(balance),需要的是内在的定:清醒、清晰、看而不入。

在这样的状态里,人的身心自然是轻松、松弛而灵动、自然的。也因此,自然带出一个很和谐的,很舒畅的振动频率。我心目中的健康,应该是这种状态。

固执于任何一端,都是能量的某种凝滞。放松,意味着放掉,而不是牢牢抓住。我们习惯了抓取,习惯了努力获得,不太习惯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这个词听上去总是很负面)。可任何抓取都是费力。费力寻获健康,会不会自然离健康更远了呢?

2.

轻松接受、欢喜度过

无论练平甩、太极或是习练其它功法的过程中,只要认真持续练习,身体总会出现一些症状,老师们称之为“换境”,也就是现代医学讲的“好转反应”。它是身体在新旧汰换过程中自动出现的排毒反应,看上去很糟糕,其实是好转的表现。但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还是会被吓到,会惊慌。

这种状况,我的太极老师常说的那八个字就很适用:轻松接受、欢喜度过。

记得有次学了个新动作“玉女穿梭”,挺喜欢,练得很起劲。结果劲儿猛了,肩颈扭到,头像落枕了一样突然不能自如地动。太极老师说,别紧张,欢喜接受。OK! 那就不管它,过了两三天,也就好了。

我们曾经举办的「平甩」课程群里许多人练习平甩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毒反应,有的皮肤出脓,有的膝盖很痛,老师们的建议也是一样,继续甩,别停下来,度过这段时间。的确,过了之后,就能体会到身心焕然一新的松快感。

面对任何到来的疾病、变故,我想这八个字也是最好的应对方案,可以当mantra(箴言)一样用起来!

群里有人说自己是低血压,不能干嘛干嘛。朋友no one说,“低血压只是个概念,试着放掉这个概念。” 就像一记清脆的碰铃声,我相信若听进去了,当下就通了。问题是「我」认为它是问题,我们脑子里积累了太多概念,生出太多恐惧心。真要放开手,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可能啥问题都没有。

但这样松弛、从容的心态也不是说变就变,需要心灵的成熟度。成熟度又和身心的和谐分不开。所以,平日里做做运动,吃得健康些,疏通筋骨,随时面对情绪、释放情绪,这些都是在为一份轻松和从容的心打基础、做准备。还是那句话,重视,但是不要过于看重。

这时候,我们所做的任何健康之举是非常从容和轻快的,倒不是因为害怕什么而去做或者不敢做。同样一个行为,背后是因为快乐还是出于恐惧,它的能量差别很大。

3.

吃素还是吃荤

说到健康饮食,难免就会说到吃素还是吃荤。我自己是素食者,目前也基本不吃奶蛋了。我自己的体会是吃素非常好,神清气爽,也完全不影响营养。很多人担心吃素营养不够,但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掌握的营养学知识比较有限,甚至过时。

比如一般人都认为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但是最新的医学已经在讲,太多的蛋白质对人体其实是很重的负担,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蛋白质。其二,最好的蛋白质来源是植物而非动物。反而许多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才是人体更需要的,是食物中的「尊者」。而它们,都来自于植物。

更多的朋友是无法抗拒荤菜的味道。不过现在任何素食都可以烹饪得色香味俱全,我们工作室的一个小伙伴,23岁的男生,本来也是无肉不欢,但是吃了一阵子素菜之后,感慨说如果素菜都这么好吃,那不吃肉完全可以。

吃素会让人更清净,念头更少,这一点很明显。从这个角度,我也很推荐身边的朋友都能尝试吃素。但是我不喜欢把吃素摆在一个道德高度上,我们不需要让吃荤的人认为自己有「漏」,这种观念只会束缚一个人的心。

吃素还是吃荤,也是随顺机缘。当一个人真的意识到、也愿意尝试吃素的时候,他自然会选择。吃素也不意味着更慈悲,希特勒本人就是严格素食者。

关于吃素,知乎上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我非常喜欢。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她从小吃素。源于小时候有次全家去吃龙虾,开始她觉得活的龙虾很好玩,还给人家起名叫钳子先生。后来看见钳子先生被活活煮死,受不了。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肉。

我和她吃饭的时候,从来都是她点她的素,我点我的荤。她从来不介意其他人在她面前吃肉。

她曾在南美一个国家做教师,学生家长留她吃饭,晚饭里还有烤仓鼠之类的东西,而她以前养过仓鼠做宠物。但她知道这可能是人家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了,所以没说什么,都吃下去了。

上星期我和她逛超市。逛到冷冻区的时候我很不好意思地从冰柜里拿了一盒牛肉。我说也许有一天我也足够内疚(guilty)然后再也不吃肉,不过今天还是想吃肉哈哈。

然而她对我说,我宁愿你永远不要被这种内疚所折磨到

我很喜欢这个女孩子。她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却不会拿这个当标准和教条去给到别人压力,让别人为难。她吃素是因为爱心,而不是出于恐惧。这种明朗、透亮、坦荡的心比吃什么不吃什么更重要。

杨定一博士说,“从宇宙、从整体来说,早一点晚一点(回去),祂不会计较。但是从我们个人,爸爸妈妈带给我们这个身体,它好宝贵,我们应该珍惜,从而把最大的目的找回来。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说,如果能够彻底体会到那个不生不死的永恒存在,了然「道」,哪怕即刻就会死去,足矣。

我想,这是最根本的养生——倒不是活得多长寿,多长久,多么没有病痛(当然,若能那样,是很好),而是完全领悟并活出生命本身,活出简单和自在,完完全全知道真正的我是谁。若能这样,当下即永恒,哪里还有寿命的概念呢。

~ end ~

作者 | 张涵予

「Now 归心之旅」公号创办人

独立采访人

  • 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联络开白并请注明公号名称、ID和作者信息
  •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