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必读(二)

文 / 玉娇大健康
2020-10-13 00:07

传统养生学第二层次——真正的养生

这是比一般“保健”“疗养”要高一个层次的理论及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认识精气神并且主动锻炼,可以称为真正的“养生”了。它与一般保健手段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可以作用于人体心灵层面,真正认识自我、开发智慧,提高人生境界——这是任何保健方法所望尘莫及的。

定义:凡是能达到锻炼后天精气神层次的方法手段,就可以称为养生。养生是以主动锻炼精气神的方法为主,当然是锻炼后天精气神。目的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开发智慧,提高生活质量及人生境界,并且为更高级的“摄生”打好扎实基础。

笼统的区分,可以将传统养生的技术方法分为十大类:

1、导引按摩类

这一类功法是以健身强体为目的的动功,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梳头、干洗脸、揉耳运目、仙鹤点水、擦脚心、兜外肾、自发动、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与服气、存思配合,组成系列功法。

另外,在《庄子》里面也说“导引术”在上古彭祖时代就已经流传,“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2、吐纳行气类

这类功法是以调炼呼吸为门径,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延年益寿效果,并能发放内气利他济人。这类方法包括采气、食气、闭气、炼气、布气(发气)、胎息、调息、六字诀等。大体可归为服食外气、吞咽元气、存思服气、调动内气等四种。

3、意念修炼类

我国道教气功,除“内丹”堪为不二法门,“行气”亦称一树奇葩,其他如守一术、虚静术、存神、内观、定观、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窍、存思术等等,方法尚多;而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不外以意念修炼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为“意念修炼”,并从而与“内丹周天”、“吐纳行气”鼎足而三。

道教三大类功法足以概括我国气功中的一切静功,其中“行气”以呼吸修炼为主,“意念修炼法”以意念修炼为主;然而两者却又不是河水不犯井水,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行气”功法常须借助意念活动进行配合,而“意念修炼法”也少不了呼吸的参与,只不过是各有专攻,侧重不同罢了。而“内丹”之术则综合“呼吸”、“意念”,嫁接孕育,另展奇姿,从而成为我国气功中的千古绝招。

意念是主体轻度入静后元神能动的自律性调控自然积淀因的亚无极思维态。它“舍弃”了一切中间环节,具有“穿透力”。意念是没有识神思维过程的人脑潜在功能的轻度活跃。识神是人脑的浅层功能。元神是人脑的深层功能。元神是人脑固有的先天自然功能,是人类进化产生的脑结构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只有元神才可能与“气”直接发生关系。人脑固有的气机和物质编码和构成万物剪形而上的“气”,在编码、程序和气机信息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它们可以相互感应沟通。懂得这一层至关重要。“意到气到”,“以意领气”,其“意”就是生命场及生命信息流体的气机系统。

不过,气功里面用的所谓“意念”一般都只停留在“识神”层次,而丹道摄生里面用的“意念”则是元神转化而来,叫“真意”,是修炼深入的工具,又叫“黄婆”——所用的“意念”不同,是气功的丹道的根本区别之一。

点评:自从八十年代初气功大潮风行以来,颠倒万千众生,其实气功的全部内容在广义养生学里面只占很小一部分,更谈不上摄生层次。以上三大类养生技术就构成了今日气功的全部内容,它们特点是运用后天之意念,发挥识神的良性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后天精气神的目的,只要锻炼得当,是可以收到养生的效果的。但局限就是锻炼层次难以深入先天精气神层次,离摄生始终差一步。

4、站桩养生类

站桩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修炼手段,自古以来流传很广,在《黄帝内经》里面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说法,其实是关于站桩要领的描述。站桩在流传过程中,被医家、武家、道家广泛应用,其具体操作千姿百态,但都不出《黄帝内经》的描述。到了近代,站桩被武术家广泛应用,如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创立并定型的浑圆桩,外可开发出应用于技击的神力,内可锻炼五脏,颇有古道家之古风。而现代武术气功师王安平将站桩的养生修炼功能发挥到极致,并流传海内外。因此本书将站桩作为一种养生技术,从武术中独立出来,列为十大养生术之一。

当代八卦掌名家卢正文先生对站桩机理作了现代科学的解释,认为站桩时人体接受地心引力,从而引起身体各部位松紧有度的变化,是桩功起作用的根本原因,读者可作为参考。另外,当代武术气功名家王安平先生通过站桩开发出人体深层次功能,浑身可以发光,具有透视、隔空发力、远距离治病等特异功能,证明站桩功的神奇。

5、武术养生类

邓小平老人家题词“太极拳好”,直接造成了原先作为一种高深武术技击的太极拳以“养生修炼”这么一种面目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海内外广泛流布,写入高等院校的课本。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的背景下,冷兵器时代国术,无论多么精深,都难以抵挡火炮子弹,武术的功能有对外的防身御敌,转为养身修性,是最明智的选择。

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国术,本来有着丰富的养生内涵,可惜在普及过程,也渐渐失去了本来的神韵。许多大众按葫芦画瓢之所以没有很好效果,原因多是缺乏基本功训练,也就是没有通过站桩获得相应的功力,就急急忙忙的打套路,是不会有很大效果的。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 系辞上》:“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而真正的太极拳,也是伴随着“太极”理念的发展,而创立并流传开来。

点评 :4、5两大类,其实包括了传统武术类的全部功法。传统武术讲究“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其高层次是与养生相通的,或者说,养生是武术的高层次。纵观历代以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为代表的武术家,不但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代获得高寿,而且他们的技击能力在高龄是仍不褪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通过武术养生系列修炼,开发智慧,陶冶出高尚情操,这与现代竞技运动员普遍短命的情况(而且往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形成了鲜明对比。

6、环境养生类

这是将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音环境、微量元素环境等等 综合在一起,利用风水学的原理,将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巧妙结合在一起,达到顺应自然、平衡阴阳、天人感应等效果,从而获得身心两方面的调理。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切实地讲,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

考诸36洞天72福地,风景灵秀脱俗,多为山洞泉源,与风水观念不无关系,其实,就是环境养生的典范。

点评:环境养生其实就是风水学的主干,而风水是易学的重要应用,是人类达到天人感应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古今中外都有大量例证,如故宫、明十三陵乃至长城等。鲜为人知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其实暗含了风水的深刻道理,金字塔内部的特殊“场”效应,能使尸体千年不朽、利刃长期保持锋利,更能对人体体力精力有巨大恢复作用,其实是“环境养生”的杰出例子。难怪韩国人争着将“风水”窃为本国民族遗产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难道不该让国内所谓“科学家”汗颜?

7、辟谷断食类

辟谷亦称“祛谷”、“休粮”、“绝粒”、“断谷”等,即在一段时间内,乃至长期不食蔬谷和烟火食。我国辟谷起源很早,并不是有了道教以后才有辟谷的。道教兴起后,接过辟谷之法,不仅把辟谷实践推向纵深,而且还予理论上赋予一种神秘色彩。

辟谷大略可分为辟谷后服气、辟谷后饮水、辟谷后服食药物三种,其中辟谷服药法有百种之多。这三种辟谷法,一般都与服气等类静功配合。

另:1988年1月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以《麻城农家女十年粒米未进言行自如》为题,报道湖北省麻城市熊家铺区月形塘村二十五岁姑娘熊再定,十五岁时突染重病,生命垂危,脱险后即不复进食水,至今已十年粒米未进。令人惊异的是,她染病卧床八年后,竟能独立行走,谈笑自如,且能做些家务。这真是人间奇迹。

以上事例读者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但若真正实践辟谷,则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胡来。

按:严格的辟谷,是人体进行养生修炼达到一定层次以后方可以进行的,一般来说,是“玉液还丹”成形以后,而自然出现的现象。这时候,由于有“玉液还丹”的滋养,可以数日甚至几个月不食烟火。这时候的辟谷,才可以对人体自幼到老积累下来的毒素(主要是小肠毒素及细胞毒素)进行彻底清理。西方医学有所谓“断食疗法”“饥饿疗法”,是对没有基础的一般人实行的强制性以水或液体代替食物的方法,只能发挥“辟谷”的一小部分功效,并且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不是真正的“辟谷养生”,而是属于初层次的“保健疗养”。

8、调神养生类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黄帝内经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调神养的。

在古代,儒家倡导入世修炼,他们提出的经典修养步骤里面,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说法,简单讲,就是去除不必要的外界事物对内心的干扰,保持大脑自律神经对机体良性的调节,所以能身心康健。现代许多下马贪官,因作恶多端,往往在狱中自杀,也从反面印证了“神不调,最终身亦不存”的道理。

9、房中养生类

中国医学把男女的性生活称为房室生活,也叫房事、行房或入房。凡有关医学性保健的方法,中国古代称之为“房中术”。古人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也能杀人”,所以道家比较注意房中养生的研究。房中养生类的修炼方法就是性生活方面的卫生知识及锻炼方法。围绕着“养精、固精、保精”的过程,摸索、总结出了交而不泄,并能使精气上行补脑。具体方法有“独卧法”、“御女术”、“采战术”、“采补术”、“四季节欲法”、“求子术”、“房中禁忌”等。房中之法有十余家之多,不管是补救伤损,攻治诸病,还是采阴补阳,增益年寿,关键都是落在“还精补脑”上。

真正房中养生,都是对“阴阳”原理的极致应用,将“顺则生人”的性能量,转化为:逆则成仙”的动力,房中养生的极至,就是丹道里面的“阴阳丹法”。房中术对人类深层次潜力的开发、和谐两性关系的作用,是任何西方所谓“性学”难以比拟的----这点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里面已经作了精辟论述。

同时,房中养生对于提高人的道德情操以及优生优育方面有巨大功效。对于遏制性解放、色情行业等腐朽文化,以及减少遗传病、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古代,房中养生的界限与丹道十分接近。古有“房中”而无“阴阳丹法”之称谓,“阴阳丹法”之名大抵出现较晚,它吸收了房中术中精华的内容。而房中术的一部分则流变为臭名昭著的春宫采战术——这无论在技术、内容或者目的上,都与阴阳丹法相背的。

古代房中文献中产生比较早、比较著名者,当首推《素女经》。据载“素女”是和黄帝同时代的娴熟“房中”的女子。《论衡·命义》说:“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抱朴子内篇·极言》亦谓黄帝“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云:“越王迁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曰:‘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大王之事。”至西汉时《素女经》当已问世。刘向《列仙传》卷下所说仙人授女丸“《素书》五卷”,“其书乃养性交接之术”。

可以肯定,房中养生的极端,是可以进入丹道层次的,但房中术操作非常严格,对个人道德品格以及功力基础要求十分高,同时还要得到真师传法,不具备条件最好不要操作。

10、指印符咒类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样,也有手印、咒语。道教的手印称“诀”、“手诀”,手指做成诀的姿势叫“掐诀”。诀的种类有数十种,其作用与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则相异。道教的咒语,称为“祝”或“咒”。大约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韵文,第二种是无韵的短语,第三种取自佛教咒语。 道教在修炼时,多用咒语,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气一类,在开始做功及做功结束时,都要掐诀念咒。内丹修炼中亦往往用咒语。念咒时不但要掐诀,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诀同时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应。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炼时,还常书符。符的种类很多,各有其用场,虽召神制鬼自属无稽,但符篆的实际运用,都与气功修炼密切相关。

前些年,一提掐诀、念咒、画符,人们自然就和封建迷信联在一起。随着气功科学的深入发展,随着练功实践的普及和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到诀、咒、符这些神神怪怪的现象里面,居然还大有文章。尤其是密宗三密的发扬光大以及被人体科学界的认可,更使人们重新审视道教中的诀、咒、符。当然要擦去污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有一些已被解放出来,

如“吹”、“呵”、“嘘”、“呞”、“呼”、“嘻”这六字诀的治病、养生显著效果已被公认,并普遍使用;“握固”这种手印能促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也被公认:“剑指”这种手诀在发气和治病上的显著作用亦被公认并广泛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宗教里面惯用的“诵经”这一手段,其实原理不过是通过专心的、有韵律的念诵特定经文,排除了内心杂念于烦恼,让人保持良性的心理状态,只要坚持,最终可以起到调节身心的效果。而信徒则将这种养生功效归结于神佛保佑,未免牵强。

符咒,在道家修炼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什么叫咒?《说文解字》中载:“祝者咒也。”在黄帝时代祝、咒是不分的,黄帝时设的官职祝由,又叫咒由。道家的符咒咒语,就是起源于古时的巫祝。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

符咒的奥秘到底是什么?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的重视和研究。气咒法的实质逐步被认识和公开。首先被确认是咒语是一种制控的声波,具有一切声波的特点。①穿透性。它的速度为每秒钟332米,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在遇到密度很大的障碍物,有折射性,根据不同的密度,相应改变它的传播方向。②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或下降)一度时,吐音声速每秒增大(或减少)0.6米。, ③声压。声压的大小反映了声调的高低,当声音超过某一最大值时,在耳中引起触痛感,还可使人血压升高,听觉受到损伤,出现病态。正常范围内,则使人心情畅达,智慧如涌。④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使人悦耳的乐音多在40~40000赫的频率之间。⑤声波的震动,可产生共鸣现象,发生音谐。

显然气咒法可以理解为利用声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带动内气行走,达到意到声到气到。以意领气,以意催声,声气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浑沌气流,达到特种的疗效。

以上十大养生种类基本上概括了当前所有养生术。最后再说一种养生术,它要求非常严格,耗费财力物力人力也很多,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具备操作性,仅供开阔眼界,以给停留在狭义养生观念里的人以震撼,最终明白“养生”真正面目。

在明朝著名医书《寿世保元》中,记载了一则秘法,即将病人隔离在一间密室里,病人三个窍位分别用特殊鼎器与外界连通,然后选用数名严格调养并训练过的健康儿童,按照特定法度往鼎器里面吹嘘。这种方法在修真界称为“神仙接命术”,可以做到“虽120岁,皆可还丹”,意思是说即使是120垂死的人,用这种方法得当,也可以恢复到少年一般的身体。当然,此术见效的前提,是鼎器的打造、儿童的调养训练以及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的吹嘘方法及火候。在历史上,很多得道真人用过这种方法,作为修道炼丹前的“补漏筑基”,用事实证明了其奇效。

这种名为“添油续命”的养生技术,是传统养生的最高技术,往上就可以与“摄生”层次连接在一起。

在保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是养生层次,养生层次初步可以锻炼人体精气神,也着眼于探索人体生命奥秘,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养生方法大多运用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但无法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境界,,最终是无法掌握生命,与宇宙融为一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