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文 / 中老年保健杂志
2019-09-04 16:00
"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分阶段秋季养生要点

撰文 王建明

编辑 保健君

初秋 :防暑降温、补充水分


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故有“秋老虎”之说,加之阴雨绵绵,湿度较高,天气湿热并重。这个时期养生需重视防暑降温、补充水分,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常吃些赤小豆、白扁豆、山药等健脾除湿药食两用品。节制冷食冷饮,不吃不洁瓜果,以免湿热、寒湿内蕴,诱发肠炎、痢疾。

中秋 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常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

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仁、银耳、萝卜、西红柿、藕、梨、香蕉、蜂蜜、乳品、百合、沙参、百合银耳粥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食品。

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晚秋 :防寒保暖


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中秋节过后,天气渐凉,气温突降,寒潮来临,秋风肃杀,这个时期最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故养生的重点除预防燥邪损伤外,还须防止寒邪伤人。

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应该注意加衣服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危险疾病的突然发作。


不一样!初秋、中秋、晚秋,三秋养生须特别注意这些……

王建明

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副主任、教学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协同方法治疗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痛风、干燥综合征、产后风湿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血管炎等。

主持及参与多项研究课题。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欢迎关注中老年保健官方微信(ID:zlnbjzz)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010-642166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