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除寒,一切是白谈!退休军医:4个方法,让湿气一干二净!
湿气侵袭人体,会导致人体出现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小便混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春天是个多雨湿润的季节,这时候人体很容易受到湿气的“青睐”,使得体内湿气加重,而春天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是排湿养脾的好时期。
湿气都有哪些体现?
1、面色发黄没精神
2、舌苔厚腻食欲差
3、四肢水肿小腹胖
4、身体油腻爱长痘
5、大便溏稀排不净
6、浑身酸软关节痛
湿气的危害?
1、湿气在肺
咽干口燥、喉咙发痒、干咳少痰,可能引发咽喉炎、慢性咽炎等疾病。
2、湿气在肝
面色发黄、情绪烦躁、眼睛劳累干涩、头热心烦、痤疮色斑。
3、湿气在胃
吸收不好、口臭、口苦、胃痛、胃寒,会引发各种胃病。
4、湿气在肾
失眠健忘、齿摇发落,导致年纪轻轻就健忘脱发。
5、湿气在脾
容易饿、疲乏无力、舌苔厚腻发黄、口唇干燥,却不想喝水吃饭,会出现不健康的瘦弱体质,但小腹处依然肥胖。
6、湿气在关节
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引发颈肩酸痛、肩周炎等疾病,生活中就会变得犯懒不想动。
产生湿气的原因?
1、食出湿气
重口味和甜食冷饮,色香味俱全,勾引着我们的味蕾,但是吃多了,往往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减弱了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造成湿气无法排出,堆积在体内。
2、冷出湿气
春冬交替的时间里,有些人穿着棉衣棉裤,有些人却已经短装、丝袜、破洞裤、纱裙穿起来了。为了风度,一些人宁愿忍受寒冷,但是殊不知,穿衣要适当,否者湿气很容易穿过衣物,侵袭身体。
3、“静”出湿气
这个“静”指的是不爱运动,现在人本来就常常就坐,平时再不运动,会让身体机能能力下降,不排汗、代谢缓慢,促使体内湿气加重。
4、玩出湿气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爱熬夜,连夜追剧、排挡撸串、酒吧蹦迪等等,近来调查显示,晚上一点钟睡的年轻人占总的1/3。身体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各个器官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抵抗力下降,湿气增加。
如何祛除体内湿气,退休军医的4个金方,让湿气一干二净!
1、香菇有益气祛湿、养胃润肺、治风化痰的功效,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另外,香菇的菌氨酸和洋葱里的槲皮素,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降血压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来一盘洋葱炒香菇营养全面,还能祛湿降压。
做法:洋葱100克,红椒50克,香菇200克,其他调料适量。洋葱和红椒洗净,切小块,大蒜切片;香菇除去杂质,清水洗净,每朵切成四小块备用。炒锅上火,倒入油,热锅烧热后下蒜片煸香,放入香菇翻炒出汁;后放入洋葱和红椒翻炒,加入盐和鸡精炒匀,用水淀粉勾芡,滴入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
2、薏米马齿苋茶,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材料都有祛湿、有清暑湿,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等功效,常用来利水渗湿。
做法:是将薏米仁炒到微黄,将薏米仁、芡实、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或用热水浸泡两小时),洗净后加水煮一小时,再加入1克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食材,转文火煮半小时,待凉饮用。
3、湿气增加缓慢,但它会降低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影响身体机能的运转,使得应该排出的湿气堆积体内,湿气加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发现体内有湿,一定要采取措施,中药【柏-香-御-湿】穴位贴敷就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
方解:赤小豆、茯苓等健脾养胃,利水祛湿;丁香、藿香等芳香除秽,安脾养胃。这些药物通过神阙穴(肚脐),作用于全身经络,达到健脾养胃、行气祛湿的效果。
4、人体脚底有着非常发达的经络,经常泡脚能够排汗,排湿。我们平时在泡脚的时候可以使用艾叶等药物泡脚,艾叶祛湿止痒,散寒止痛;白芷消炎抗菌、祛湿解热;藿香杀菌除湿,可用于腹痛吐泻等。
不适宜人群:孕妇、高血压患者、处于劳累、饥饿状态、脚部有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