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文 / 崆峒养生汇
2019-03-14 09:00
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气血双补剂

适应证:气血两虚证。

主症: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食少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脉虚细等。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等。

代表方:八珍汤、泰山磐石散等。

八珍汤(《正体类要》)

八珍四物四味,益气补血联袂,

另加生姜大枣,补虚药中称魁。

【方剂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药10克,熟地黄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用于气血两虚之面色萎白或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者。

【方义陈述】本方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而成,君、臣、佐、使之职,由双方具有相关功能的药物分别担任。君药由气药人参、血药熟地黄担纲,益气补血;臣药由气药白术、血药当归联手,气血兼顾;佐药由气药茯苓,血药白芍、川芎结合,同辅君臣。使药由炙甘草为首,并加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又助气血生化。八味药中,气药帅血推动,血药生气助力,诸药协同,共同完成对气血双虚之证的补救目标。

本方为治疗气血两虚之证的基础方,药性平和,作用稳定,只要辨证准确,无有不效者。临床当分别气血虚弱之不同程度,灵活加减,用药有所偏重。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的治疗,亦可作为素体虚弱和大病后体虚的调补剂。

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临案心语】四君合四物,益气又补血,名“八珍”者无愧!气血之虚,或有偏重,临证中须视其情节,灵活配伍,以适应疾病的变化,决不可刻舟求剑,死守成方,却怀疑方效,贻误病机。用药之道,或变在药味增减,或变在药量增减,一增一减,虽在钱厘之间,乃真功夫矣!《续名医类案》中记有薛立斋以本方治疗妊娠胎儿难保一案:“一妊妇,胎六月,体倦懒食,面黄晡热,而胎不长,因劳欲坠,此脾气不足也。用八珍汤倍参、术、茯苓,三十余剂,胃渐健,胎安而长也。”薛氏倍用补中之四君,以通过培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的路径,达到养血安胎之效果,不亦妙乎!

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八珍汤的做法

1.取一副八珍汤药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大枣、生姜)先将药材用清水洗干净。

2.把洗好的药材加3碗清冷水,先浸泡20~30分钟(此处加的3碗水浸泡后不能倒掉哦,是作为第一次煎药用的),这样煎出来的药效更好。

3.上面第二步浸泡好之后,就开始煎药,先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小火可以保持里面的药汤继续沸腾即可)大约小火慢煮30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一遍药汤熬煮完成。

4.药渣加水2碗,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25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二遍药汤熬煮完成。

5.药渣加水2碗,大火烧沸,再用小火慢煎20分钟,煎剩一碗,倒出药汤,这时第三遍药汤熬煮完成,也意味着一副八珍汤的三遍熬煮已经完成。

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把上面三遍熬好的药汤,混合均匀,每次一碗,早中晚各一次。

八珍汤什么时候喝好?

很多人都以为,秋冬进补最好,因为秋冬天气寒冷,又有冬藏一说。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冬天喝温补的补品。其实,这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中医医理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八珍汤属于滋阴的补品,所以,秋冬喝效果最好。这又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黄帝内经析义》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八珍汤重在养心、肝二脏,而上面讲了,心、肝两脏属于阳脏,所以,对应《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总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喝八珍汤最好。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时间喝八珍汤就不好,从时令来讲,春夏喝效果当然好于秋冬喝,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我们个人本身的体质来看问题,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决定怎么喝四物汤和八珍汤。

这两张方,补气又补血,简单好用!

下面再来讲讲在一天之中是什么时候喝才是正确的呢?

一天一副,一天三次,早中晚各一次。饭前至少半小时空腹温服。对于脾胃较虚弱的,在饭后1个小时后服用。

另外,月经结束后气血最虚,最适合补气血,可等待经血完全排干净后,连续服用3~6天。

八珍汤什么时候不能喝?

1、感冒时:会加重感冒症状,或产生其他症状。

2、月经来潮时:会增加血气循环,造成经血量增加,严重时会造成血崩。

3、脾胃虚寒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用理中汤调理脾胃的虚寒问题。

4、体质湿热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祛湿清热方可服用。

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泰山磐石胎安,参术芪芎归断,

芩芍草地砂米,益气健脾为先。

【方剂组成】人参3克,白术2克,黄芪3克,川芎2克,当归3克,白芍2克,黄芩3克,熟地黄3克,川续断3克,炙甘草2克,砂仁2克,糯米2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胎。用于胎动不安或屡有滑胎、堕胎之不思饮食,面色萎白,倦怠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者。

【方义陈述】本方由八珍汤去茯苓加黄芪、黄芩、川续断和砂仁、糯米而成,在保持原方气血双补之长处的基础上,着实在安胎上出彩:去茯苓者,有利于胎气保护;加续断者,增强安胎之效果;加黄芪者,升举以保胎;加黄芩者,清热以安胎;加砂仁者,醒脾以安胎;加糯米者,健脾而养胎。诸药配合,使孕妇气血充盈、胎气稳固,胎儿发育健康,可谓稳如泰山、磐石,故有此名。

本方为孕妇安胎常用之剂,也是预防和治疗滑胎、堕胎的常用方剂。但毕竟为药物,若无相应征兆的正常孕妇,亦不可滥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习惯性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女性更年期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临案心语】胎儿,是父母的结晶,是连着家庭及周围无数人的心肝宝贝,一人怀孕,众人牵心,此乃人之常情。保胎之事,自然是诸多关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近年来,习惯性流产之人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男女失于避孕,过多行人工流产术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养胎过盛,也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怀孕后加强营养是必要的,但切不可山吃海喝,一味放纵,尤不可盲目进补。过补则生热,过热则生燥,胎儿岂能安稳乎?不稳则动,小动则小不安,大动则大不安,长动则久不安,此物之理也。养胎之法,强调中和,过寒过热之品都在不宜之列。此方为“补续血脉之药”,适用于气血虚弱之胎元不固者,非万能之保胎药也。

怀孕期间的很多不适,都可以用此方加减

怀孕重在安胎,安胎的方,自古有很多,最平和稳妥的,莫过于泰山磐石散。顾名思义,这个方子可以让胎儿在腹中稳如泰山,像磐石那样,坚定厚重,不可撼动。

泰山磐石散,来自明朝大医张景岳《景岳全书》。原方是:

“人参、黄芪、当归、川续断、黄芩各一钱,川芎、白芍、熟地各八分,白术二钱,炙甘草、砂仁各五分,糯米一撮。水一锺半,煎七分,食远服。”

所谓“食远服”,就是服药与吃饭尽量拉开时间,说白了,就是两顿饭之间服用。按现在正常人三顿饭的时间算,上午十点、下午四点或晚上睡前服药,都称得上是食远服。这样做,一是为了使人容易吸收,二是因为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容易呕吐,如果在饭前或饭后服药,加重胃的负担,可能会使呕吐加剧。

张景岳在方后注解说:“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虑也。”只要发现怀孕了,就可以准备好这个方子,每三五天喝一剂,四个月后,就再也不用担心小产了。因为头三个月,胎元尚未稳固,容易小产。

怀孕前期很多不适,都可以用泰山磐石散为基方进行加减,在果妈怀孕前期,我给她开的方子是:

全当归10克 杭白芍10克 大熟地12克 正川芎5克 生黄芪30克 西洋参6克 炒白术15克 川续断10克 缩砂仁6克 益智仁3克 生黄芩8克 远志肉3克 生甘草6克。

打成粉,隔三五天就取一汤匙,开水冲泡服用,感觉很好。尤其是遇到疲倦、食欲差、心烦等一些小小的不适的时候,喝了就舒服多了。整个怀孕期间,健康状况良好,各项检查也都正常。

当然,方子因人而异,不可照搬,上方仅供参考。

后来,贠克强先生在微博上提到《傅青主女科》中的保胎无忧散:酒当归、炒芥穗、川芎、炒艾叶、炒枳壳、炙黄芪、菟丝子、姜厚朴、羌活、川贝、酒白芍、甘草、生姜。一共十三味药,堪称“妇科十三太保”,每个月服三五剂,有胎安胎,临产催生,不问寒热虚实皆可用。果妈看到后,问我保胎无忧散和泰山磐石散的区别,我说:泰山磐石散更适用于体虚的,适用于南方人,适用于怀孕前期、中期,后期就不要用了;保胎无忧散更适用于身体不虚弱的,适用于北方人,适用于怀孕中期、后期,因为其中升提的药少了,出现了往下走的药,比如枳壳、厚朴等。总之,方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方子要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