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刷牙?后果竟如此触目惊心!

文 / 春雨医生
2019-02-13 07:07

一天刷两次牙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标配,可能很少有人去想20年不刷牙的后果,更不用说亲自“在烂牙的边缘试探”了。

但令人吃惊的是,还真有人这么做了。

英国男子Jay21岁时,参加了一档名为《限制级诊疗室(Embarrassing Bodies)》的节目,他在节目里公开承认自己出生以来从来没有刷过牙。牙医为他做了口腔检查,发现他的牙齿完全被厚厚的牙垢覆盖住了,有11颗牙齿需要拔掉。

那么20年不刷牙,到底有哪些严重后果?让我们来模拟一下Jay 20年来口腔里的变化吧!

没人愿意接近他了……

别说20年不刷牙了,一天不刷牙,尤其是经过一晚上,口臭的现象都会很严重。因为随着菌斑的增厚和成熟,厌氧菌会大量增加,通过腐败消化口腔内的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口臭。

而长时间不刷牙,面临的则是更严重的疾病,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菌群失调。

然后,可怜的牙齿会惨遭损害

我们先认识一下万恶之源——牙菌斑!

在唾液的作用下,牙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它是细菌的温床。唾液里浮游的细菌们看到这个落脚地,就纷纷黏附在上面,安居落户,结婚生子,这一大家子细菌抱团取暖,相依为命,就成了牙菌斑。

不刷牙就意味着牙菌斑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引发一系列菌斑性疾病。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就是龋齿。

作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疾病,龋病可是很能打的

牙菌斑中的一些细菌和我们一样喜甜食,但它们不但会吃糖,还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拆家”,让无机物脱矿(牙釉质表面的钙磷脱落,使牙齿色泽改变,影响美观),有的细菌甚至还直接分解了牙齿中的有机物。

脱矿部分还很浅的时候,牙看上去只有一块小白斑,因为Jay很爱喝可乐,这些白斑还可能被染成棕色。慢慢地,牙齿上开始出现龋洞,牙髓受到刺激,Jay吃“冷热酸甜”的东西时,会感觉疼痛。

而龋洞越来越大,Jay发现他越来越痛了,食物还经常嵌到那个洞洞里,令人非常恼火。

然后开始进入战斗模式——发炎

因为龋洞越来越深,细菌长驱直入,牙里面藏着的牙髓也被细菌侵占了, “战斗模式”即将打响——发炎。

小小的牙髓腔里进行着剧烈的斗争,压力渐渐升高,一开始Jay仅仅是一吃冷饮就牙疼,平时还可以,这时候叫做可复性牙髓炎。

后来Jay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就开始阵痛,发作越来越频繁,晚上甚至会被疼醒,而且这种疼痛让上下牙齐发作,这意味着可能已经是性的不可复性牙髓炎了。

但Jay 20多年都没有看过医生,说明他疼得还不够剧烈,嘴里仍以慢性牙髓炎为主。也就是每天牙齿都隐隐作痛,但不会给人“生不如死”的疼痛体验。

毕竟“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指的就是牙髓炎了!

慢慢的,牙髓已经“弹尽粮绝”而坏死,Jay的牙变成了死髓牙,颜色也灰灰黄黄的,而失去了战斗力的坏死牙髓却变成了细菌的培养基。

Jay因为害怕医生异样的眼光不敢去就医,牙髓的炎症顺着牙根尖尖的小孔“爬”了出去,牙龈起了脓包,甚至有脓液从牙床上流出来,Jay会感到吃东西的时候一咬就痛,这就是根尖周炎了。

别忽略了牙齿的邻居——牙龈

刺激牙龈,出现牙周袋

由于没有清洁口腔,牙菌斑不断地堆积在Jay牙龈和牙交界的“沟沟”处,菌斑还会形成硬硬的结石,它们一起刺激着牙龈,让他的牙龈变得红肿,疼痛,吃个苹果都会出血,严重的时候还会溢脓。

更可怕的是,这些结石还会撑大“沟沟”形成牙周袋,让食物残渣更容易嵌塞在里面,菌斑也更容易在里面长期居留,胡作非为!

糟了!牙松了还掉了!

上面说的牙龈炎常常因为没有及时治疗,病变进一步侵犯牙周,深牙周袋形成,变成牙周炎。这时候,Jay感到牙周围的牙床好像和牙分离了,牙龈松松软软地趴在牙上,慢慢地萎缩,牙根也暴露出来了。

Jay吃东西的时候好像使不上劲了,用手摇一摇还挺松,有次吃他最爱的坚果的时候,牙彻底掉下来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原片里的jay牙床还算健康,换口牙就没啥事了。

了解了Jay口腔里的变化,是否会感到心惊胆战?我们真该为他感到庆幸,也许是还年轻,抵抗力强,感染没有继续扩散变成颌骨骨髓炎,甚至细菌进入血液引发肺炎、心脏病……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息息相关,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护我们的牙齿啦!

日常一定要注意口腔护理

① 每天至少早晚刷一次牙,采用Bass刷牙法或者使用电动牙刷,刷够2~3分钟。

② 正确使用漱口水和牙线!

③ 定期去医院检查口腔,医生会给你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如果大家不爱惜自己的牙齿,那就只能安假牙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古人不刷牙,不也没事吗?不,嚼树枝、用布擦拭等清洁牙齿的方法了解一下。还有,他们吃的东西没有咱们现在吃的精细,糖分也很少!

所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必须要做好自我保健啦~

编辑:阿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GIPHY,《限制级诊疗室》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等.牙体牙髓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孟焕新等.牙周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李丛华,杨霞,吴亚菲,等.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93-296.

[4] 康春生,汪发文,曲洪波,范雨石,马驰骋.口腔护理用品发展简史[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8,28(01):6-7.

[5] 陈婧,程磊,周学东,彭显.龋病微生物因素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8,36(01):104-108.

[6] 穆艳玲.龋病概述[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5):5-6.

[7] 李文香.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6):233.

[8] 徐海清.导致牙周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09):137-138.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