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中医“切诊”的关键在哪?号脉如何得知病情?

文 / YUE健康
2019-02-02 02:01

在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中,“切诊”是“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发现了人体血脉的跳动和心脏是同步的,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切脉逐渐科学化。

春秋时期,在晋国总揽朝政的赵简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在晋国老百姓十分害怕,于是请来了扁鹊为赵简子看诊。

扁鹊给赵简子号脉后说,病人的身体没有问题,他现在虽然昏迷不醒,但是脉搏跳动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一定能够醒来。

扁鹊的话很准,两天半过后,赵简子终于醒了。

扁鹊以高超的医术,促进了诊脉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诊脉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

医生如何“切诊”?

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置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

一般取寸口脉,即桡动脉腕后浅表部分。然后感受脉象的变化,皮肤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

让我们看看两个典型的脉象:

【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按即得,重按稍减。常见于伤风、感冒和多种传染病的初期。

【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像盘滚珠。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怀孕时多见此脉,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也可见此脉。

要注意的是,临床上,中医四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