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养生分“三步走”,为过冬打好基础,少生病,更健康!
老话讲: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一层棉。
步入深秋后,气温开始下降,凉爽转为寒冷,此时,是最容易生病的时节。
所以,深秋养生,尤为重要,做好养生工作,可以为冬季健康打好基础。
深秋,养生分“三步走”,为过冬打好基础,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步:防寒驱寒
深秋时节,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一定要注意防寒驱寒保暖。
一旦,寒气损伤了阳气,各种代谢机能就有所减退,危害身体健康。
做好以下几点,驱寒活血,从秋暖到冬。
》》不秋冻,适添衣
晚秋时节,不时有寒流侵袭,此时,须及时添衣,避风寒,不要再“秋冻”了。
尤其是,要保护好,颈部、腹部、脚部,这三处,尤其容易受到寒邪侵入,一定要格外注意。
寒邪,易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及时保暖,以防疾病发作。
》》喝热茶,驱寒暖胃
寒冷的深秋,喝点热茶,不仅可以驱寒暖身,还有益脾胃健康。
胃,对温度十分敏感,稍微一受寒,就会感到不适,甚至诱发胃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而茶疗,在调理脾胃方面,温和持久,有其独特的优势。
深秋养胃,可以喝点 蒲公英白茉莉茶 ,暖胃止痛、驱寒暖身。
自己动手,用蒲公英,搭配白茉莉花,一起泡水喝,是不错的选择。
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据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对胃溃疡具有治疗作用,能明显的减轻胃溃疡的发生几率,并且,蒲公英还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白茉莉花,主温脾胃,有理气解郁,化湿和中之效,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
白茉莉花,常用于脾胃湿浊不化、少食脘闷、腹泻和下痢腹痛等症。
并且,白茉莉花性质温和,还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搭配在一起,对暖胃止痛,是不错的选择。
》》热水泡脚,驱寒气
寒从足生,用热水泡脚,可驱除寒气,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所以,深秋时节,每日睡前泡泡脚,是不做的选择。
泡脚水量,以没过脚踝为宜。水温在38℃~43℃左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
此外,泡脚的时候,加点花椒、生姜,驱寒效果更佳。
》》晒太阳,补阳气
晒太阳,是补阳气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经常晒晒太阳,不仅有助于驱寒,对五脏六腑,皆有益处。
经常晒太阳,还可以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晒后背的督脉,可以补阳气,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第二步:养肾
秋天主“收”,与肺气相通;冬天主“藏”,与肾气相通。
“秋收”,不单单与肺有关,也和肾有关。
若“秋收”没有做好,就会影响 “冬藏”,导致肾气、肾精不足,诱发肾病复发或加重。
所以,深秋时节,养护肾经,给你的肾,补足元气,让它更好地为过冬储备能量。
》》多食黑色食物
黑色食物,黑色入肾,可滋补肾脏健康,黑豆,黑芝麻,桑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之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桑葚,营养价值极高,中医药典籍中,公认桑葚有滋肝、补肾、明目、滋阴、养血、黑发、延缓衰老等功效。
》》泡点枸杞红枣水
枸杞一小把、红枣3-4粒,热水冲泡饮用。
枸杞,可滋补肾气,强筋健骨,益精明目。
红枣,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津液、解药毒、促进肠胃功能。
二者泡水喝,有助于肾脏健康。
》》重睡眠,不熬夜
睡眠,对于肾脏健康,十分重要。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一定要重视睡眠,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除了子时要熟睡以外,午时小憩也十分重要。
》》揉搓敲打足心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敲打足底涌泉穴,可促进肾脏排毒,有助肾脏健康。
坐着揉搓,敲打,皆可。
一定要感受到足部发热、经络通畅舒服才好。
第三步:打“底补”
不少人,在入冬后就马上猛补,结果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主要是因为,忽视了进补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调理脾胃,又称 " 引补 " 或 " 底补 "。
脾胃为后天之本 ,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只有脾胃健旺,运化正常,营养物质才能很好消化吸收,才会达到进补的目的。
所以,深秋时节,气温下降,正是打 " 底补 " 的最佳时期,调整好脾胃,为冬季进补打好基础,可事半功倍。
》》芡实是首选
可用芡实、红枣、薏苡仁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牛肉、鸡肉等食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和藕
山药和藕的效果也不错,同样可以用来炖肉引补。
选用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对脾胃进行调整,如:百合银耳羹、薏仁山药粥、桂圆汤、红枣炖肘子等。
》》常食粥
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
所以,大“底部”,煮点药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米南瓜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止痛之功效。
山药粥,温和、滋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对治疗胃痛有一定的作用。
山楂粥,消食、健脾、和胃,适当吃点山楂,有助于健脾和胃,帮助进补打好基础。
》》少油腻、辛辣之物
素食,能保持胃肠冲和之气。
摄取辛辣、油腻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
此外,辛燥伤津,如辣椒、生葱、姜、八角、茴香以及火锅、麻辣烫等,易加重“秋燥”对身体影响。
所以,大“底补”,要注意少食油腻、辛辣之物,多吃温润食物,有助胃部健康。
经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即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更加有利身体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