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到了
小编导读
秋天的时光真的是美好,天高云淡、日光温柔、暑气消散、瓜果飘香……在这早晚已经略带凉意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快来看秋分节气的养生须知吧——
- “秋分”何解
“秋分”为公历9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意思是秋季前后九十天,秋分恰居之中,从而将秋季平分为二。《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之后,白天逐渐变短,黑夜渐次变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各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如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时节见霜已不足为奇。
- 秋分吃芋头
秋分节气还有“吃芋头”“吃秋菜”等传统饮食习俗。如北京就有秋分节气吃芋饼的习惯,北京稻香村每年亦有应时生产“秋分芋饼”上市的传统,一层层酥皮像盛开的花瓣,好看又好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像广东江门市开平苍城镇,昔日即有春分、秋分吃春菜、秋菜的习俗。春分那天吃的是“春碧蒿”,秋分那天吃的是“秋碧蒿”,既有期望家人平安健康、少生病痛的民俗价值,亦有养生保健的实用价值。
芋头味甘微辛、性平,入脾胃经,既有益气补脾等补益功效,同时又可辅助治疗大便秘结、甲状腺肿大、乳腺炎、虫咬蜂蜇、肠虫癖块、急性关节炎等病。现代研究表明,其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成分。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为秋补素食一宝,且温软易消化,最宜秋分时节食用。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生活起居养生也要相应调整。《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秋分节气的饮食养生最为重要,合理饮食才能避开疾病的发生。所以,在饮食调养上,应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
- 秋分时节防秋燥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温燥”,而是“凉燥”,因此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像莲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天气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预防秋燥方面,对运动养生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秋分还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
如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不洁瓜果,会导致湿热内蕴,毒滞体内,引起腹泻、痢疾等,故有“秋瓜坏肚”之民谚,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 秋分宜进补
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体常常觉得比较舒服,由于“疰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渐渐地恢复,胃口和精神的转好,使秋季因此成了一个进补的好季节。在进补过程中宜平补。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由于“天人相应”,肺脏易被燥所伤。因此,进补时还应当注意润补。可用养阴、生津、润肺,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养阴润肺的目的。补肺润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性柔、含水分较多的甘润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口唇开裂等气候干燥对人所产生的直接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食物或药物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产生疾病。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既是补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养生抗衰的重要措施。
好 · 书 · 推 · 荐
《二十四节气养生药膳》(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邓沂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