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文 / 大医论道
2018-08-07 04:00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在清代历史中,有个人我们非常熟悉,那就是慈禧太后,她活到74岁才去世,在人均50岁的清代,可谓高寿。

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到60岁时,“肌肤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给慈禧画过油画的美国人卡尔小姐曾这样描述慈禧太后:“当时,慈禧虽然已经七十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贵夫人似的。”

清宫医学档案记录下了她日常治病以及调理的方法,有些养生食谱颇具价值,对我们日常养生也可以起到非常多的借鉴作用。

五味子膏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书中曾介绍过:“光绪年六月初八日,五味子膏。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滓,再熬似饴,少加蜂蜜收膏。”

专门研究清宫医案的国医大师、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先生,对慈禧服用“五味子膏”案评议说:“西太后此方制于六月,为补益和安神而用。”

【适用范围】

适合吃五味子的症状包括:久咳不愈,动则喘急,疲劳自汗,尿频久泻、口渴心悸失眠……凡此种种,都是各系统功能的hold不住,如果不用五味子提前“节流”“封堵”,这些症状在夏天还会加剧。

五味子代茶饮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这味药最关键的五味子,我们到药店买就可以;药店里的药,除非特殊注明“生用”,都是炒制过的,我们要用的也是炒过的熟的五味子。

吃法是每天1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可以加蜂蜜或者冰糖调味。

粳米锅巴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锅巴不仅是个好吃的零食,还是个养胃佳品,是慈禧百吃不厌的“药膳”。

慈禧是满族人,清宫的饮食中肉类很多,所以慈禧的脉案上常有:“饮食半膳不香”,“夜寐欠实,晚膳消化缓慢,时有头晕,夜间倒饱,嘈杂作呕”,以及“精神软倦”“大便带溏”“腹中作泻”等症的记载。

很显然,慈禧之所以肠胃不好,都是脾胃之气为油腻劳累所致,是吃出了脾虚。

因此,她最爱吃的粳米锅巴便有了用武之地,据说,锅巴是她饭桌上必备的食品,有时干吃锅巴片,有时配料做成菜,有时研末调服。

从医理上分析,慈禧的这个喜好是合乎医理的。因为无论是锅巴,还是烤馒头片,这种经过炮制的粮食,原本就是入药的,中医常把它们开在治胃病的方子里,比如炒谷芽、炒麦芽、炒稻芽等等。

自制锅巴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锅巴的做法很简单,不要买超市卖的那种零食锅巴,可以在家用吃剩的米饭,压成薄薄的一层,放在烤箱或者不粘锅里,烤至焦黄就可以吃了。而且比起大米,小米饭效果更好。

茯苓饼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据说有一次慈禧病后不思饮食,厨师将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这就是北京“茯苓夹饼”的前身。

茯苓是种健脾的常用中药,之所以常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茯苓很平和,中医称之“四季神药”,是最可以用于日常食疗中的一味药。

从药效上讲,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以治疗因为脾虚导致的小便不利,痰饮水肿,脾虚脘胀,纳少便溏,心悸失眠,。现在药理证实,它还是良好的利尿剂,同时能降血糖。

茯苓馒头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500克白面中加60~90克茯苓粉,和白面和在一起,余下的做法和蒸馒头无异,这样蒸出的茯苓馒头,一来有茯苓健脾消肿的药效,二来还减少了主食的摄入,热量低了,兼顾到了血糖问题。

如果不会蒸馒头,煮粥或者用牛奶冲调麦片时,可以用茯苓粉代替一部分的大米或者麦片,也就药食兼顾了。

半夏曲粥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病案记载:慈禧太后染疾后,她的左关脉右关脉不一样,预示脾胃有问题。又有拉肚子、头昏目倦、四肢无力的症状,预示脾虚。

太医开出了一款养生粥:半夏曲粥。粥在胃部停留时间很短,消化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粥与半夏曲结合更易吸收,达到养胃、助药力的功效。

【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如伴有腹胀、拉肚子、四肢无力的中老年人。

半夏曲粥

人均50岁的清代,慈禧为啥能活到74岁?她的养生食谱你也可以做

首先制作半夏曲,将半夏曲、生姜汁、面粉、六神曲放在一起,通过发酵炮制,得到曲剂。

然后利用曲剂制作半夏曲粥。

① 将50g粳米淘洗干净,放在锅中备用;

② 取10g半夏曲,在水中浸泡5-10分钟,煮20分钟左右;

③取汁放到盛有粳米的锅中煮粥,煮熟即可食用。■

来源:北京晨报“名家话健康”

了解更多名医的健康科普,可关注“大医论道(dayilundao2017)”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