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文 / 瑜伽文摘
2018-07-24 00:00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7月气候炎热,时当大小暑节气,心气易于亏耗,暑湿之气则乘虚而入,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容易中暑。“喜怒不节则伤脏”(《灵枢·百病始生》),心烦不安时一定要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酷暑养生突出“静心”就是这个道理。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可以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老鹰会在夏季飞得很高,而蟋蟀则会藏进土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7月15日进入头伏,25号进入二伏,对于动物来讲,伏天的伏其实就是伏藏的意思,而植物正好处于“生长化收藏”中变化灌浆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其它生物的阳气一样:生于春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酷暑时节,人体气血经络通畅,皮肤腠理完全开泄,大量消耗体内阳气,同时损伤津气(即津液),易造成阴阳两虚。这个时候,你尝试着让自己处于平静、松弛的状态,去除杂念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古老的治疗方法。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这种类似坐禅的状态,跟瑜伽中的冥想极为类似。在静心时,人体内部环境的协调可以达到最佳状态,阴阳也开始恢复到最初的平衡点体。内气血因为肌肉的放松,变得更为流畅,心律和呼吸变缓,神经系统回复到原始的频率,许多被损伤的组织得到修复。

古代许多养生大家都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遵循这个养生原理。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生活中有很多病因,古时人们将这些病因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并称为“六淫”,其中寒邪所导致的疾病,通常多发在冬季。但中医认为,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寒邪久淤不散导致内寒。

酷暑时节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采取抑阴祛寒、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穴直达病处,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建议人们酷暑养生时,吃些狗肉、羊肉,对心肝脾内脏,都有很好的补益。对于寒性哮喘、咳嗽的患者,在三伏的时候,遵从医生意见,针对不同病症,在穴位上贴敷中药,可以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气血贯通,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夏季常见疾病防治

中暑

中医分为普通中暑和阴暑

● 普通中暑:通常在夏天由于温度过高,产生全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应将病人移至通风处休息,身上用温水擦拭,服用仁丹、痧药、十滴水等中药,平时应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酸梅汤、西瓜汁等。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 阴暑:由于暑天贪凉,常露宿或者贪食冷饮等,导致腹痛、吐泻等状况,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湿热壅滞在体内。需要用芳香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平时需要吃点苦瓜炒尖辣椒,达到辛开苦降的效果。

不管是哪种中暑,夏天都要注意睡眠充足,饮食卫生;合理工作,劳逸结合。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消化道疾病

● 病因:饮食不洁或偏食。

● 防治:饮食应以适量、综合为宜。“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篇》)讲得就是饮食要有节制的道理。在食疗养生中,酸、苦、甘、辛、咸五味要适宜,尽量不要偏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宜勉强进食。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樊正伦教授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

中医临床经验长达40年。

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深入浅出地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进行了总结。

编辑:Luna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微信公众号:yogadigest

· · · 要 不 再 看 看 · · ·

酷暑需静心 冬病要夏治|节气养生

喜欢这篇文章的你一定还喜欢

瑜伽的精髓在于理解 | 瑜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