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酒喝了会「上头」,有的酒喝了不会?
白酒定义:白酒属于蒸馏酒,是利用酿酒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将原料转化为酒精和发酵风味物质,再经过蒸馏、陈酿、勾调而成。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白酒=水+酒精(乙醇)+发酵风味物质。一瓶白酒的成分很复杂,虽然(水+酒精)占了98%,但是剩下的2%却是形成白酒香型和风格的主要成分,由于分量少,只占2%,所以又叫“微量成分”,目前已经分析出来的常见微量成分有200种之多。由此可见,我们在喝白酒的时候,并不是在喝单纯的乙醇水溶液,而是在喝含有200多种微量成分的乙醇水溶液。
接下来,我们再来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粮食酒、酒精酒。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粮食酒是好酒,酒精酒是差酒。这里所认为的“粮食酒”,一般指的是以粮食谷物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法酿造的白酒。“酒精酒”一般指的是:以(不知道是啥的)原料,用(反正不是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酒。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们在说酒精酒的时候,其实说的是“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用的也是糖质或者淀粉质原料,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发酵之后,经过过滤、精馏得到的,不含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由此可见,食用酒精是用液态法酿造的,原料也有很多种,比如玉米、木薯、甘蔗等,都是可以入口吃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世界上的酒分两种,蒸馏酒和发酵酒,发酵酒不经过蒸馏提纯,成分更复杂我们就不说了。所有的蒸馏酒,即使经过了蒸馏,也并不是只剩下了乙醇水溶液,而是都含有丰富的微量成分,这才有了风味各异的美酒,比如威士忌、白兰地、白酒等等。这里面有一个“例外”,就是伏特加。伏特加追求纯粹的乙醇水溶液,其他杂质一点儿也不想要,越纯越好。
好酒未必是纯粮食酒,固态法酿造的粮食酒成分复杂、香气复杂,未必能达到理想的酒体。为了协调酒体的香气和口感,有时候会加入少量特级酒精调味。同样的,酒精酒未必都是差酒,伏特加就是典型的酒精酒。
接下来,我们还要明白一点:任何东西都有好坏等级之分,酒也不例外。
我们都听过“看花摘酒,分级存储”的说法,传统白酒在蒸馏时就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更何况后续的贮存时间长短不同,自然等级和质量也不同。酒精酒也一样,也会根据原料、纯度、口感来区分好坏,一般分为特级、优级、一级、二级等。好的酒精酒比一般的原酒还贵。
好,然后我们回到最主要的问题上来—喝酒上头。
喝酒“上头”,一般指的是喝完酒之后头晕、头疼、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导致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1、酒精本身
这里说到的酒精,就是各种酒里面的主要成分—乙醇。
饮酒后,10%的乙醇不发生任何变化,直接经过呼吸道、尿液、汗液排出体外。其余90%则要经过肝脏代谢,代谢过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而人体代谢乙醇的能力,主要由两种酶决定: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
有没有这两种酶是由基因决定的,酶的活性如何,和身体状态也有关系。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头晕头疼;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脸红。
如果你代谢酒精的能力比较低,代谢慢,那么乙醇随着血液循环,就会影响到大脑、心脏等器官。同时代谢过程耗氧量比较大,水分损失也大,所以会引起头晕、口渴,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酒量不行,那么不要着急,慢慢喝,控制饮酒的量和饮酒速度,小酌怡情是没问题的。
2、杂醇油
之前我们说到,酒里面含有非常多的微量成分,杂醇油就是其中之一。
杂醇油属于醇类,分子量比乙醇大(即碳链中碳原子数大于2),更高级,所以又叫“高级醇”,它可以赋予白酒特殊的香味,而且可以衬托酯香,让香气更加完美。但它并不是很受欢迎,一旦多了就会有苦涩杂味,而且容易引起上头。加之它从酒精中析出时呈现油状,所以最终得到了“杂醇油”的称号。
如果选择优质的基酒和调味酒,而且过滤环节做得好的话,杂醇油就会少很多,喝起来就不容易上头,但是这样做成本也会相应升高。
3、醛类
白酒中大约有12种醛类,它们具有比较强的刺激性和辣感,赋予酒体刺激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劲大”。它们对白酒香气的平衡和协调作用强、影响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乙醛和乙缩醛占总醛的98%以上。
游离的乙醛被吸收后,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心脏和大脑,而且由于比较辣,还会刺激黏膜。所以饮用醛类含量高的酒,会导致口干舌燥,头疼、喉咙和胃不舒服。
但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状态的醛类会逐渐被取代,生成乙缩醛,辣味和刺激感都会降低,对人体的影响也变小。所以,储存时间长的酒口感更加绵柔,饮用感更舒适。当然成本也更高。
4、酸酯比例
酸酯比例不协调,容易造成饮用后不舒适。有机酸的存在,有利于乙醇在人体内进一步酯化。酯类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以镇静止痛,从而减轻头痛感。
除此之外,外加的香料,比如D-型乳酸乙酯就会上头,而L-型乳酸乙酯则不上头;还有酒精和水的缔合程度也会影响到酒的饮用感。而且,如果你饮酒当天生病了,或者吃了一些药物,甚至心情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不舒适的反应。
说到这里,你也许也看出来了,乙醇本身没有差别,人体对乙醇的代谢是由基因决定的,因人而异,有的人是海量,喝二斤也没问题,有的人量浅,一杯就晕了。有差别的是微量成分的含量、搭配、平衡。
好酒,一定是筛选了优质的基酒和调味酒,经过缜密的勾调配比,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好酒的酒体协调,在你的酒量之内,不会出现头疼、辣口、口干、宿醉的现象。
那为什么市面上有的酒喝了容易头疼?其实,这不赖酒精,也不用刻意追捧纯粮食酒,归根结底,都是“成本”二字。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定价,算出酒水成本,然后再各取所需去选酒、勾调,如此而已。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白酒=水+酒精(乙醇)+发酵风味物质。一瓶白酒的成分很复杂,虽然(水+酒精)占了98%,但是剩下的2%却是形成白酒香型和风格的主要成分,由于分量少,只占2%,所以又叫“微量成分”,目前已经分析出来的常见微量成分有200种之多。由此可见,我们在喝白酒的时候,并不是在喝单纯的乙醇水溶液,而是在喝含有200多种微量成分的乙醇水溶液。
接下来,我们再来区分一下这两个概念:粮食酒、酒精酒。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粮食酒是好酒,酒精酒是差酒。这里所认为的“粮食酒”,一般指的是以粮食谷物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法酿造的白酒。“酒精酒”一般指的是:以(不知道是啥的)原料,用(反正不是传统工艺)生产出来的酒。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们在说酒精酒的时候,其实说的是“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用的也是糖质或者淀粉质原料,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发酵之后,经过过滤、精馏得到的,不含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由此可见,食用酒精是用液态法酿造的,原料也有很多种,比如玉米、木薯、甘蔗等,都是可以入口吃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世界上的酒分两种,蒸馏酒和发酵酒,发酵酒不经过蒸馏提纯,成分更复杂我们就不说了。所有的蒸馏酒,即使经过了蒸馏,也并不是只剩下了乙醇水溶液,而是都含有丰富的微量成分,这才有了风味各异的美酒,比如威士忌、白兰地、白酒等等。这里面有一个“例外”,就是伏特加。伏特加追求纯粹的乙醇水溶液,其他杂质一点儿也不想要,越纯越好。
好酒未必是纯粮食酒,固态法酿造的粮食酒成分复杂、香气复杂,未必能达到理想的酒体。为了协调酒体的香气和口感,有时候会加入少量特级酒精调味。同样的,酒精酒未必都是差酒,伏特加就是典型的酒精酒。
接下来,我们还要明白一点:任何东西都有好坏等级之分,酒也不例外。
我们都听过“看花摘酒,分级存储”的说法,传统白酒在蒸馏时就已经分出了三六九等,更何况后续的贮存时间长短不同,自然等级和质量也不同。酒精酒也一样,也会根据原料、纯度、口感来区分好坏,一般分为特级、优级、一级、二级等。好的酒精酒比一般的原酒还贵。
好,然后我们回到最主要的问题上来—喝酒上头。
喝酒“上头”,一般指的是喝完酒之后头晕、头疼、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导致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 酒精本身(乙醇)
- 杂醇油
- 醛类
- 酸酯比例
1、酒精本身
这里说到的酒精,就是各种酒里面的主要成分—乙醇。
饮酒后,10%的乙醇不发生任何变化,直接经过呼吸道、尿液、汗液排出体外。其余90%则要经过肝脏代谢,代谢过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而人体代谢乙醇的能力,主要由两种酶决定: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
有没有这两种酶是由基因决定的,酶的活性如何,和身体状态也有关系。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头晕头疼;如果乙醛脱氢酶活性低,那么喝酒就容易脸红。
如果你代谢酒精的能力比较低,代谢慢,那么乙醇随着血液循环,就会影响到大脑、心脏等器官。同时代谢过程耗氧量比较大,水分损失也大,所以会引起头晕、口渴,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酒量不行,那么不要着急,慢慢喝,控制饮酒的量和饮酒速度,小酌怡情是没问题的。
2、杂醇油
之前我们说到,酒里面含有非常多的微量成分,杂醇油就是其中之一。
杂醇油属于醇类,分子量比乙醇大(即碳链中碳原子数大于2),更高级,所以又叫“高级醇”,它可以赋予白酒特殊的香味,而且可以衬托酯香,让香气更加完美。但它并不是很受欢迎,一旦多了就会有苦涩杂味,而且容易引起上头。加之它从酒精中析出时呈现油状,所以最终得到了“杂醇油”的称号。
如果选择优质的基酒和调味酒,而且过滤环节做得好的话,杂醇油就会少很多,喝起来就不容易上头,但是这样做成本也会相应升高。
3、醛类
白酒中大约有12种醛类,它们具有比较强的刺激性和辣感,赋予酒体刺激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劲大”。它们对白酒香气的平衡和协调作用强、影响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乙醛和乙缩醛占总醛的98%以上。
游离的乙醛被吸收后,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心脏和大脑,而且由于比较辣,还会刺激黏膜。所以饮用醛类含量高的酒,会导致口干舌燥,头疼、喉咙和胃不舒服。
但是,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状态的醛类会逐渐被取代,生成乙缩醛,辣味和刺激感都会降低,对人体的影响也变小。所以,储存时间长的酒口感更加绵柔,饮用感更舒适。当然成本也更高。
4、酸酯比例
酸酯比例不协调,容易造成饮用后不舒适。有机酸的存在,有利于乙醇在人体内进一步酯化。酯类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以镇静止痛,从而减轻头痛感。
除此之外,外加的香料,比如D-型乳酸乙酯就会上头,而L-型乳酸乙酯则不上头;还有酒精和水的缔合程度也会影响到酒的饮用感。而且,如果你饮酒当天生病了,或者吃了一些药物,甚至心情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不舒适的反应。
说到这里,你也许也看出来了,乙醇本身没有差别,人体对乙醇的代谢是由基因决定的,因人而异,有的人是海量,喝二斤也没问题,有的人量浅,一杯就晕了。有差别的是微量成分的含量、搭配、平衡。
好酒,一定是筛选了优质的基酒和调味酒,经过缜密的勾调配比,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好酒的酒体协调,在你的酒量之内,不会出现头疼、辣口、口干、宿醉的现象。
那为什么市面上有的酒喝了容易头疼?其实,这不赖酒精,也不用刻意追捧纯粮食酒,归根结底,都是“成本”二字。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定价,算出酒水成本,然后再各取所需去选酒、勾调,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