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孩子普遍患有一种“病”, 唯有走入户外才能治
周末,带小小费在院里散步。没走几步,忽然发现院子里的树上有些异样。满地都是树枝,抬头一看,明显是被人锯掉的。不远处,几个工人搭着梯子,忙乎着什么。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我对小小费说:“走,跟妈妈看看去。”
临近了,发现几个工人在一个老师傅的指导下锯树枝。我问小小费,“他们为什么要锯树枝,我们问问好吗?”在我的鼓励下,小小费奶声奶气地问:“爷爷好,请问为什么要锯树枝?”
老师傅一愣,旋即解释说:“你看,经过一个冬天,这些树枝顶部都变得繁盛,但是上面的树枝茂密了,却遮挡了阳光。中下部的树枝晒不到太阳,如果不修剪,就会长不好,影响这棵树的健康。”
原来如此!这次散步真有收获,处处留心皆知识。走进大自然,只要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往往能收获巨大。
“大自然缺失症”必须引起重视
3月12日是植树节,借着周末这件事的由头,说说幼儿与树、大自然的交往。美国有位著名作家叫Richard Louv,撰写了一本著作叫《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大自然缺失症”,指出现代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孩子和大自然普遍缺乏联系。
患有“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会有哪些症状?严格来说,“大自然缺失症”并不是医学诊断标准,而是说由于都市的孩子缺少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沉迷于电子产品。有研究表明,足不出户的孩子,容易导致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感统失调等。
如何让孩子重回大自然?
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缺失症”的弊端了,因此丹麦在上世纪50年代开办了森林幼儿园,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也加入进来。
森林幼儿园的学习目标很明确,让孩子回归大自然。森林幼儿园不会固定教室,而是让儿童回归大自然,让他们自由爬树、玩火。下雨就穿上雨衣,冬天还可以打雪仗。一年四季,美景尽收。在大自然中成长的孩子,他的感官变得敏锐,观察力增强。感谢大自然这位伟大的导师,孩子们的学习及探索动机也将源源不断。
都市父母,我们能做什么?
自己先放下手机,陪孩子走进户外。那些手机不离身的父母,即便平日工作繁忙,周日也可以带孩子爬山、郊游。保持固定的频率,带着孩子与自然的节奏同步。
鼓励孩子打开感官,努力尝试。同一块草坪,踩上去都有不同的触觉。同一棵树,往往携带了不同形状的纹路。鼓励孩子“跳跳看,脚底下是什么感觉?”“摸摸看,手上是什么感觉?”“闻闻看,这朵花有没有香味?”人活一世,学习不仅是大脑,也靠触觉、感受。走进大自然,脚底的、手中的、鼻子的、耳朵听到的,统统都是美的讯息。
指导观察,学会记录。同一个位置的树,四季变化各不同。可以带孩子拿着相机,或者画画本,观察不同月份树的变化,从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以及记录、比较、统计的能力。
在大自然,只要有一份热爱的心,总能找到无穷尽的课题。
户外活动让孩子收获什么?
孩子长时间在户外玩耍,他的平衡能力、灵巧度、身体协调性、触觉灵敏度和深度感知能力会大大增强。那些从上文中提到的森林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在阅读、写作、数学和社交方面提高很快。
这些孩子拥有更多的见识和丰富的阅历,表现得比同龄人更自信、开朗和阳光。谈及此,是否有了和孩子步入自然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