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雨水,除了春捂之外,你还要知道这些养生知识
今年2月19日,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对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也是我们的生活充满新希望的开始。雨水节气,春风送暖,皮肤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感冒。因此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谈活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上体无妨略减,以养阳之生气。此节气之时,尽管天气没有深冬那种“刺骨严寒”,但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更要格外注意,穿衣着装要谨记“春捂”原则,以防气温变换引起风寒感冒。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雨水过多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阻筋脉和湿困脾胃,出现关节僵痛、皮肤湿疹、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身体及脾胃的养护,注意健脾祛湿。
生活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适当改变一下作息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上升。但如果雨水过多,晨练时雾气较重,应适当推后,尤其是患者有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要注意。
另外,春天空气中过敏原增多,花粉指数偏高,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姑娘来说,脸红了、发痒了、刺痛了,各种敏感症状就暴发了。因此建议大家,出门尽可能选在花粉(尽管当下花粉不多)指数最低时、或者风小时。外出也要注意,过敏性皮肤最好戴个口罩,回家后换上干净衣服。
雨水谈饮食
在饮食调养方面,应以调养脾胃功能为主,祛风除湿为辅,春节期间人们饮食容易疏于节制,油腻饮食相对增多,针对这一时期特点,雨水节气中我们更要注意修养我们的脾胃,中国传统医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身体的营养物质需要饮食中得到,注意平时可多吃些诸如芋头、莲子、茯苓、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大家都知道粥能养胃,食疗方面多以粥为好,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薏苡党参粥等。需要注意,过了立春就不要过度食用羊肉了。
此外,由于肝气顺应春之生发故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情况,也就是俗称的“上火”或称之为“肝火上炎”。因此,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以补充人体水分,豆苗、芥菜、菠菜、淮山、莲子、柑橘、蜂蜜、甘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雨水谈情志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东方为肝,肝属木,肝在志为怒,所以中医有“怒伤肝”之说。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快于阴气的速度,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症状,如纳差、胸胁疼痛、头痛、失眠、口苦、女性月经不调等。
因此,春天不应该郁闷、生气。这段时节,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称赞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保持好心情,也是护肝的一个窍门。